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斌教授介绍了“腹腔镜宫颈癌Q-M新分型及宫旁组织处理要点精解”。李教授从宫颈癌根治手术的建立为开端,首先介绍了宫颈癌根治术的历史。从传统分型到Q-M新分型,宫颈癌根治术由粗糙手术过度到精细手术,淡化了韧带更强调精细结构和个体化。李教授结合手术视频对腹腔镜宫颈癌Q-M新分型及宫旁组织处理要点给予了详细讲解,包括输尿管处理、子宫动脉处理、侧方宫旁切除、腹侧宫旁切除、背侧宫旁切除、阴道切除等。李教授指出,Q-M不止是手术分型,其将子宫切除范围及淋巴切除范围分开描述,并要求子宫标本应由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分别测量切除宽度和切缘距离。
郭红燕教授:腹腔镜广泛宫颈切除术——技术要点和争议问题探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红燕教授介绍了“腹腔镜广泛宫颈切除术——技术要点和争议问题探讨”。广泛宫颈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包括经阴道根治性宫颈切除术(RVT)、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RAT)、全腹腔镜广泛宫颈切除术(TLRT)和机器人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郭教授结合文献分析了上述手术入路的优势和缺点,她指出,RVT要求术者同时具备腹腔镜和阴式手术的经验,但手术难度大,容易损伤输尿管;RAT手术视野大,能切除足够的宫旁组织,可以适当扩大手术指征;TLRT结合了前两种术式的优点,并且更能清晰的辨认盆底解剖结构。郭教授逐一讲解了上述术式的手术步骤,对腹腔镜广泛宫颈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争议问题给予了详细讲解。
刘木彪教授:新型腔镜手术平台的使用与畅想
广东省人民医院刘木彪教授介绍了“新型腔镜手术平台的使用与畅想”。刘教授认为,图像清晰,色彩舒适是腔镜医生的基本期望。随后介绍了4K的定义、4K系统与高清、全高清的区别、操作、4k智能整体手术室等,他指出,4K的核心特点是清晰度是全高清的4倍,可以精细显示手术中的微细血管、细小神经、筋膜层次,更接近人眼视觉的丰富色彩,使医生身临其境,实现精细操作。刘教授通过介绍腔镜医生对手术的更高期望引出了新型腔镜手术平台的使用,其具有实时监控、及时跟进、随时直播、手术转播、病例示教、多屏显示、避免疲劳等优势。
胡元晶教授: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ICG荧光示踪技术的临床应用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胡元晶教授介绍了“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ICG荧光示踪技术的临床应用”。胡教授从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背景、活检的相关问题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研究总结三个方面展开。淋巴结切除的决定因素包括肿瘤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率、淋巴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淋巴切除对预后的影响。胡教授提出,能否切除全部淋巴结?切除淋巴结能否改善预后等问题,而后通过SLN阳性患者案例、SLN的总检出率及阴性预测值、假阳性原因的分析,并结合手术视频对问题给予了解答。未来将SLN示踪剂改进为肿瘤靶向示踪剂可提高术中前哨淋巴结显影的效率。
崔满华教授: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输尿管损伤的教训分析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崔满华教授介绍了“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输尿管损伤的教训分析”。输尿管损伤是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之一,是脏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并发症。崔教授介绍了输尿管走形、输尿管盆段三个部分、输尿管易损伤部位、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输尿管损伤的特点等。她指出,在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时,输尿管易损伤部位中的输尿管隧道和入膀胱的输尿管壁内部尤其容易发生损伤。崔教授强调,预防输尿管损伤,熟悉输尿管解剖位置、比邻和易损伤部位至关重要;此外,手术技巧和术中细节也非常重要,应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王建六教授:子宫内膜癌微无创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介绍了“子宫内膜癌微无创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为首选手术,手术后根据其是否有高危因素可给予辅助放化疗或综合治疗。王教授从子宫内膜癌的4大特点(激素依赖性、可早期诊断、病情发展慢及预后相对好)分析了子宫内膜癌微无创治疗的可能性。他提出,作为肿瘤医生,治疗肿瘤的同时应有保留生殖器官、保护生殖功能的理念。他从肿瘤生殖学的角度阐述了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问题,包括适应症、治疗前评估、保守治疗方案及疗效、助孕/待孕措施、完成生育后处理等,并分享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治疗经验。
李留霞教授:腹腔镜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保护及术后康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留霞教授介绍了“腹腔镜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保护及术后康复”。宫颈癌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由于早期患者比例增加,疗效较好,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是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切除3cm左右的阴道长度,术后患者不仅丧失生育功能,阴道明显缩短,对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和心理影响较大。李教授介绍了宫颈癌子宫广泛切除腹膜代阴道延长术、改良盆底缝合阴道延长方法、改良盆底缝合阴道延长方法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李教授表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延长术后阴道长度,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
姚德生教授:腹腔镜宫颈癌前哨淋巴结ICG示踪技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