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2)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2)

发布:2019-02-14 06:20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完善疫苗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准备出台《疫苗管理法》。下一步,重庆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预防接种管理。一是加快制定配套的文件政策,加快完善预防接种管理机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完善疫苗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准备出台《疫苗管理法》。下一步,重庆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预防接种管理。一是加快制定配套的文件政策,加快完善预防接种管理机制。二是继续加强预防接种能力建设,继续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和全程追溯体系建设。三是加强预防接种监督管理,建立常态化、动态的监管机制,整合监管力量,全面加强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

主持人:卫生应急对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卫生应急管理也是重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努力的方向。在提升应急救援科技水平,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上做了哪些创新探索?

刘克佳: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重庆市卫生应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早在2013年的时候,重庆市就建成了两支国家级的卫生应急队伍:一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二是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这两支队伍多次代表国家救援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我们在提升应急救援科技水平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上也做了很多创新探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卫生应急队伍立体化。重庆集大山区、大库区、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传统的陆地上医疗救援很难满足重庆市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快速到达的需求。目前,我们已初步建成陆水空立体救援网络和覆盖市、区域中心、区县的卫生应急体系。

陆地救援方面,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资5600余万元建立了两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拥有应急指挥、移动医院、中毒处置、卫生防疫、伤员转运、后勤保障六大作战单元,配备了医疗车、无人机等一系列具备较高科技含量的专业装备,具备相当于二级医院水平的现场救治能力、连续长途机动能力和高度自我保障能力。同时,在万州、黔江、涪陵、永川等区域中心城市和各区县,也分别建有本级的卫生应急队伍。

水上救援方面,重庆市目前拥有一支60人编制的市级水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空中救援方面,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与第三方签订了航空医疗救援协议,这个飞机目前在主城区和万州区各有一架,都是双发的专业医疗直升机,并以市急救中心为龙头,以全市23个区县人民医院为终端,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网络。今年下半年,准备在黔江区派驻1架双发的专业医疗直升机,形成立体网络,基本实现航空医学救援体系在全市各大片区的全覆盖。

也就是说,我们有陆地上、水上和空中的卫生应急队伍。如果在一些偏远地区有伤员,我们也能够通过空中救援,要么把伤员运回到主城条件好的医院治疗,要么就把专业队伍运送到当地去实施救援,更好地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立体救援基本模型,我们已经建立起来了。

其次,应急装备力量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因为重庆大山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如果出现了一个事故或者一个需要紧急医学救援的自然灾害情况,这个地区如果我们的重装队伍或者设备拉不上去,那么我们可以采取最近跟陆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共同研制的背囊式卫生应急队伍装备。这套装备已经在万州、黔江、涪陵和永川进行了试点装备,可以立刻派4至5个人,通过背囊式的卫生队伍装备,进入车辆无法到达的灾害核心区域,突破应急救援的最后一公里,展开救援。

最后,救援能力的共享。如果发生意外事故,等待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有一定时间,那么我们想能不能通过公众进行自救互救。公众如果具备了一定的卫生救援技能,通过自救互救,可以有效利用4-8分钟黄金救援时间,在专业救援队到达前赢得时间。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去年年底我们启动了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让公众能够初步掌握十四项自救互救的技能。我们已经在全市搞了50多个培训基地,分散在各个区县。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公众心理服务需求增加,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备受重视。2018年11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门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重庆如何贯彻落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刘克佳:近年来,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另一方面,心理服务体系不健全,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匮乏,培养机制尚未建立,我们的卫生健康部门也好,其他部门也好,还有包括社会公众大家互相协同合作的共识和行动还没有完全达成。相对来说,服务和管理能力就比较滞后。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到2030年,据推测抑郁症更将成为我国疾病负担位居第一的疾病。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这次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专门提了要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卫生健康委、市委政法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了重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初步确定了试点区县,下一步工作主要是抓落实,我们准备把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到社会治理的体系当中。还有就是精神文明建设要融入到平安重庆和健康中国战略重庆实践建设当中,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健康城市的评价体系,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

试点工作准备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铺设一张覆盖全社会的心理服务网络。二是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和志愿者等队伍建设。三是优化心理健康服务,宣传网络建设也要跟进,尤其是科普知识的宣传机制的建立也要形成,共同来把它做好做实。

主持人: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人才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重庆采取了哪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