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探访高墙内的“120”心理热线:童年不幸致暴力倾向 心理咨询师带他回到童年

探访高墙内的“120”心理热线:童年不幸致暴力倾向 心理咨询师带他回到童年

发布:2018-06-20 06:29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大洋网讯服刑人员李某患有“瘫痪癔症”,监狱从其注重亲情的心理入手,李某面对白发苍苍的老父亲长跪不起,心结解开后慢慢站了起来;外籍犯孟帕拉是有名的“刺头

探访高墙内的“120”心理热线:童年不幸致暴力倾向 心理咨询师带他回到童年

大洋网讯 服刑人员李某患有“瘫痪癔症”,监狱从其注重亲情的心理入手,李某面对白发苍苍的老父亲长跪不起,心结解开后慢慢站了起来;外籍犯孟帕拉是有名的“刺头”,监狱警察以一份英文报纸让其了解家乡情况,放下怀疑和对抗的孟帕拉不仅成为改造积极分子,还开始学习中文;从小母爱缺失、遭遇童年不幸的“95后”张某有严重暴力倾向,心理警官和他聊小时候的创伤和趣事,让其发现自己善良的一面,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

记者近日走进广东省英德监狱,探访高墙内的“120”心理热线,热线开通一年多,已成功进行了40人次危机干预。据了解,广东监狱系统通过“120”心理热线等方式推行精准矫治理念,实现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从“大门诊”向“小专科”转变,有效防范了危机事件的发生,广东监狱在押犯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的情况下,保持全年监狱安全。

数据:心理热线对症派单 一年40人次危机干预

据了解,英德监狱押犯约8000人,监狱拥有二级心理咨询师15人,三级心理咨询师98人,每年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心理矫治。“大门诊的方式很难做到对症下药,个别难攻克的案例难以达到矫治效果,心理咨询师的特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副监狱长禹宏魁告诉记者。

监狱据此建立了心理咨询师人才库,对113名咨询师擅长的咨询方向进行细化分类,分类包括婚姻情感家庭、出入监不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危机干预、亲子关系、咨询疗法、沙盘绘画、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宣泄放松等20种擅长类型及技术。

一年前,监狱开通了狱内心理“120”热线,“120”接的单就可以直接安排给最匹配的咨询师,从“大门诊”转变成“小专科”,实现对症下药、精准矫治。2017年全年,英德监狱通过“120”心理热线共成功进行了40人次危机干预,有效防范了危机事件的发生。

故事1:“瘫痪臆想”致站不起来 见父亲长跪不起

去年年初,英德监狱服刑人员李某突然在监舍里大喊大叫,躺在地上打滚不肯起来,要求离监治疗,如果不答应就撞死在墙上。执勤周警官多次劝说都无功而返,情急之下,他拨通了刚刚开通不久的“120”热线求助。

李某,48岁,累犯,无期徒刑,多次犯下抢劫、故意伤害等罪行,有黑社会背景。入监体检时监狱发现李某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全身有100多处不同程度的刀伤,不能站立,拒绝参加劳动改造,甚至洗衣等正常生活行为都不能自理,思想顽固偏激,经常流露出轻生的念头,是监区不折不扣的“疑难杂症”。

接线后,监狱派出了擅长病残、家庭关系、危机干预的心理矫治小组,首先对李某进行检查治疗,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同时矫治小组迅速有了重大发现:李某站不起来并非身体疾病导致,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问题(癔症)引发。矫治小组抓住李某好面子、重亲情,对家人有愧疚感的心理,着重从亲情入手,反复开展认知行为治疗,引导李某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观念。

为了稳定咨询效果,监狱主动联系到他的家人,邀请李某父亲来参加亲情帮教活动。面对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李某长跪不起,乞求原谅不孝之子。当李某双膝在老父亲面前跪倒的那一刻,李某的心结彻底解开。在监狱医生的暗示肯定和表扬鼓励下,李某逐渐摆脱“助行器”,慢慢地站了起来。

故事2:一份英文报纸治好了一名外籍犯

监狱还对服刑人员进行分类,按照新入监类、低龄类、临出监类、重刑类、应激障碍类、外国籍类以及病残类等10类,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矫治。尼日利亚籍服刑人员孟帕拉(贩卖毒品罪,判无期,45岁,大学文化)就是有名的难管“刺头”。

服刑十年,没有和家人见过一面,与家人的联系只能靠书信往来和寄包裹、汇款。然而,从2012年起在非洲爆发埃博拉疫情让孟帕拉整整三年多断绝了一切与家人的联系。为了确保埃博拉疫情不流传入中国,政府明确表示禁止非洲籍罪犯的包裹、邮件进入监狱。

孟帕拉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现在何处,是否健康,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否已经控制了疫情,甚至怀疑自己父母亲患上埃博拉病不在人世了,怀疑妻子已经跑了。

为此,他怀疑警察故意刁难自己隐瞒消息,他向警察要信件和包裹,硬是说家里已经寄出信件了,为什么要扣住不给他,认为警察在搞鬼,扬言要绝食。绝食后发现依然没有信件,就吵着又要求见大使馆要告监狱警察。孟帕拉不停地折腾,还和小组人员多次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自己也受到严厉的处罚。

在监狱里,像孟帕拉一样的外籍犯不在少数。外籍犯因在中国服刑远离祖国和亲人,加上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监狱在管理上对外籍犯有一定的难度。此前,由于对非洲籍罪犯情况不太了解心理把握不准,心理辅导与咨询效果不太理想。这一次,监狱专门安排了擅长情感沟通的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警官专攻孟帕拉。

陈警官反复阅读了孟帕拉的案卷,决定从帮助他打通语言障碍入手。他找来了有专门版面介绍尼日利亚埃博拉病情的英文版《China Daily》和一本《英汉词典》,并告诉他中文版早就报道了家乡疫情得到了控制。当孟帕拉得知陈警官为了这份报纸专门跑去广州时,他的眼眶湿润了。后来,这份英文版的《China daily》传遍了所有非洲籍服刑人员的手。

再多的说教也没有比不上一份真实的报纸。从此,孟帕拉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认真学习起中文,只用了1个半月就把中文的口语说得非常流利,也能对中文版的报纸进行简单阅读,对中国文化也慢慢的不再抵触,还成为改造积极分子,协助警察管理其他外籍犯。

故事3:为95后打开母爱缺失的心结

对监狱而言,开展精准矫治一是分人,即分长期心理问题的、突发心理问题主动申请的。比如面对亲情失去亲人,离婚家庭分裂,孩子失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二是分“心理矫治师”,按照专长分类,按照矫治师性别分类等。罪犯一旦有离婚问题,女性咨询师负责矫治效果会更好。

去年5月,监狱在对年龄小于20岁的低龄类服刑人员进行针对性心理测试中发现,95后罪犯小张的暴力、敌对、不信任的分数达到了警戒值,引起了咨询师注意。监狱首先安排了一位刚刚毕业的心理学研究生对该犯进行咨询。经咨询发现,小张因母爱的缺失、童年的不幸,导致其暴力倾向严重,对人具有严重的怀疑感。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咨询后,小张对咨询师仍然存在严重的不信任感,咨询关系难以维系,咨询效果并不理想。

监狱于是从咨询师人才库中进行筛选,经过对咨询师自述以及以往案例的评估,以及将咨询师专业特长和罪犯张某的性格特点的比对分析,选定并安排擅长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中年女性咨询师廖警官接诊。廖警官用精神分析技术,回归到了小张的童年期,聊到小的时候的一些创伤和趣事,再用叙事疗法把该犯的闪光点进行归纳并放大,明显感到张某的改变,从不信任到后来很欢迎咨询师,咨询效果逐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