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两性 > > 疫情过后的社会如何繁荣兴盛?

疫情过后的社会如何繁荣兴盛?

发布:2021-03-15 19:00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面对不断蔓延的疫情,我们还不清楚人们会经历怎样的改变和成长。在某些方面

北京时间1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面对不断蔓延的疫情,我们还不清楚人们会经历怎样的改变和成长。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不知该提出些什么问题。为此,我们咨询了几十位全球各地的思想领袖、实干家和思想家,共同思考在“后疫情社会”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最该思索哪些关键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新冠病毒将如何持续考验我们的精神力量和人际关系、加剧社会不平等、加大对可持续性的需求、以及推动我们寻找在未来生生不息的新方法。

露西亚•弗莱(Lucia Fry),马拉拉基金会研究与政策部主任

教育平等会遭遇什么问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冠疫情对教育产生了地动山摇般的影响。随着疫情扩散,192个政府先后关闭了本国学校。到了今年四月,有15亿求学者不得不停学回家。

对贫困国家的女孩来说,此次闭校可能意味着她们求学生涯的彻底终结。在埃博拉疫情期间,女孩们就更容易遭受性剥削、早孕、早婚、逼婚和童工等形式的迫害,还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杂务和护理工作。这些都导致三个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的辍学率上升。马拉拉基金会的分析显示,如果在新冠疫情期间发生类似的情况,有2000万女童将永远失去回到学校的机会。而在疫情之前,便已有1.29亿女童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新冠疫情将导致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平等进一步恶化,这个预期纵然可怕,但并非无法避免。疫情的确是个关键的分水岭。世界各地的家长们都意识到了学校的价值,承认了教师的辛苦工作。各国政府也都明白,无论是眼下还是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决于教育。我倒不是说对此多么乐观,但我决心将“危机”化为“契机”。而我们需要当权者也持有相同的决心。

史蒂芬•泰勒(Steven Taylor):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流行病心理学》作者

有哪些精神健康影响会持续不散?

在2020年初、封城政策最严时,商店纷纷闭店,人人留守家中,街上空无一人。许多人都怀疑,生活也许永远无法回归正轨。还有人猜测,疫情后的世界也许会变得像狄更斯的小说一样阴暗冷酷。几乎无人相信,生活还能一如往昔。

但对灾难事件的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在灾后都能够复原。但对于一小部分不幸的人而言,生活将永远无法回归正常。这部分人约占10%至15%。研究显示,强迫症是在遗传和环境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对于有强迫症遗传倾向的人来说,疫情带来的压力更容易激发、或恶化强迫症。其中有些人如果不接受恰当的精神健康治疗,便会成为长期洁癖患者。

玛奇迪索•莫蒂(Matshidiso Moeti):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

低收入国家会在采购疫苗的争夺赛中落后吗?

新冠疫情刚爆发时,各国纷纷抢购试剂盒和防护装备。全球供应链几近崩溃,低收入国家更是排到了长队的末尾。于是,世卫组织与联合国合作伙伴联手建立起了一个采购平台。非洲地区如今拥有了超过750家能够检测新冠病毒的实验室。

然而,非洲许多低收入国家的市场仍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检测效率也未达到理想水平。

确保得到疫苗供应可能是个更大的挑战。如今疫苗研发的速度堪称惊人。

与新冠相关的医疗物资采购不同,世界各国和世卫组织都提前预期到了疫苗的上市,不会被打得措手不及。共有186个国家已经签署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冠疫苗保障机制”,承诺进行公平公正的疫苗分配。不过,高收入国家已经与疫苗生产商签署了双边协议,因此又一次排到了队伍前列。

埃拉•达布拉•诺里斯(Era Dabla-Norri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

如何才能减少职场不平等?

为控制疫情实施的社交隔离政策已经使职场发生了巨大转变。仿佛只在一夜之间,视频会议等数字技术便使远程工作成为了可能。即使在解封后,这一趋势仍可能持续下去。这可以增强办公灵活性,提高人们对远程办公的接受度,提升员工幸福感和生产力,还可节省公司成本。女性也能从中受益,因为远程办公可以催生更多性别平等的职业道路,减少收入不平等。

不戴口罩的人际互动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事情,但迟早会恢复,因为过去几个月充分体现了面对面互动的重要性。

不戴口罩的人际互动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事情,但迟早会恢复,因为过去几个月充分体现了面对面互动的重要性。

联网是远程办公的前提,但并非所有人都有条件居家办公。全球约60%的人口仍然没有使用电脑或上网的条件。此次危机还显示,需要实地付出体力劳作的工人进行远程办公的程度有限,也更容易遭受失业和收入减少的风险。研究显示,这些工人通常较为年轻、未受过大学教育、做着兼职、并且处于收入分配的底端,说明远程办公可行性的差异可能会加剧收入不平等。

要想缩小在数字技术使用上的差距、避免社会割裂进一步扩大,就急需相关政策出台。这需要调整和转变教育形式与培训体系,让人们更适应技术型工作环境,防止无法在家办公的工人在社会保护方面遭受损失。

桑德罗•加利亚(Sandro Galea):波士顿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我们要如何解决那些对疫情起到助长作用的社会问题?

新冠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重大失败,尤其凸显了健康相关的社会力量的局限性。由于软弱的社会和经济体系已经提前削弱了我们的健康,此次疫情的死亡人数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

那么,等新冠疫情过去后,这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决定我们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的社会与经济制度。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思考为何贫富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资产鸿沟,以及少数民族与种族为何长期以来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属于社会问题,而不是生物学问题。社会问题解决起来要困难得多。但新冠疫情给了我们充分的理由对这个世界进行重建,直到消除健康方面的贫富差距,以及加大对保障住房、优质学校、最低收入、性别平等、清洁的空气、饮用水、公平的经济体系等社会力量的投资,以此打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

马克•罗兰(Mark Rowland):精神健康基金会董事长

我们要如何利用政策和社区力量、提高精神健康的优先级?

疫情让我们瞥见了一个更友善的社会是什么模样:这个社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多么密切、对彼此的依赖是多么强烈。即使在疫情之前,精神疾病便已经全球健康问题的首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