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药品 > >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3)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3)

发布:2019-05-18 06:30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起因是一位俄罗斯大妈发现自己家楼下开了一家珠宝店,她每次想去逛一逛的时候却发现总是挂着“关门”的牌子,但是却总能看到中国人进进出出,手上还提着各种奢侈品的袋子,这下大妈就不开心了:我也要投诉! 结果管

起因是一位俄罗斯大妈发现自己家楼下开了一家珠宝店,她每次想去逛一逛的时候却发现总是挂着“关门”的牌子,但是却总能看到中国人进进出出,手上还提着各种奢侈品的袋子,这下大妈就不开心了:我也要投诉!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

结果管理人员不情愿的让大妈进去了,结果这下可好,把俄罗斯大妈吓得不轻

一个普通的海蓝宝石戒指要5万卢布(约合人民币5500元)

一把梳子要1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1111元)

一串琥珀手链要25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7767元)

而大妈前段时间自己买的一串却只要7000卢布(约合人民币777元),这下大妈全明白:原来这就是一家专门宰中国游客的店..

韩国:假的美妆卖给中国人就好了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

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至少有10万张韩国的假面膜流入中国市场,并且只流入中国!

这不是小编乱说,韩国媒体自己也承认了,在一些代购们常去的东大门、明洞都是假货,还命令禁止本国人去买,说就是留给国外人去抢!在他们看来,韩国的假货就是卖给中国人的…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

免税店卖假货的事情太多太多,泰国,韩国甚至日本这类的新闻不断出现,而让中国人更心寒不仅仅是买到假货,而是来自他国的歧视和不尊重!

想必大家还记得去年的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免税店事件:

2月11日凌晨(北京时间),有自称在伦敦希斯罗机场第二航站楼免税店打零工的中国留学生爆料称该机场内World Duty Free SpA(简称WDF)免税连锁店搞价格歧视——中国消费者需消费1000英镑才能领取VIP券,而其他国家消费者只需消费79英镑即可领取,而深陷舆论漩涡。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

2月12日,伦敦希思罗机场和WDF分别发帖道歉,并表示“调查改正”。该公司在推特和脸书账号上发布中英文声明。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

不过英文版本的声明没有提到“中国”或“中国消费者”字样,没有明确交代事件起因和具体对“谁”道歉,针对的是“所有顾客”,并未正面回应社会关切,即是否存在蓄意区别对待中国顾客的行为

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伦敦希思罗机场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澳洲

一个曾经在墨尔本机场免税店打工的中国人在网上表示,那些被骗的中国人不仅仅是在外面的留学生,还有无数个跟团的旅行团。

他说,在墨尔本的这个免税店里面只需要消费超过79澳币,系统里面就会自动出一张25%off的优惠券,但是大多数收银员都不会选择告诉中国顾客甚至直接把优惠券扔掉。

因此大部分在这墨尔本机场免税店消费的中国人都不知道有优惠券的存在,而货架上的价格却是本地商店的2倍—3倍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

最后,这位网友提到:“在我刚入职的时候,担心自己做不好的我特别紧张,但我的上级跟我说过:

“You know, mostly Chineses, when they came here, they buy things for really high prices, I don t know why, but they do. So, don t worry.”

(你知道么,多数中国人来到这里,他们用高价买东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他们就是这样。所以你别担心。)”

德国

在法兰克福一家旅行社任导游的华人张先生,经常带中国旅游团周游欧洲。他表示希思罗机场免税店事件在欧洲并不鲜见

比如,在德国购物村消费满200欧元可获10%的打折券,许多中国游客很高兴,但事实上,对德国游客是没有最低消费要求的。

花80万在比利时买钻石, 回国检测只值8块钱? 当心! 一大批国外黑心商家卖假货专坑中国人!

还有一些酒店把位置最差的房间留给中国团

为何中国消费者总是被“区别对待”

事实上,类似歧视中国消费者的问题,对中国消费者“另眼相看”、给予歧视性待遇的例子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