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湖南湘潭警方侦破了一起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不法分子将“伟哥”主要成分西地那非掺入玉米粉中,制成大量号称具有壮阳、性保健功能的假药、保健食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
专家观点:西地那非不在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原料目录内,属于“违法添加”。目前保健食品27项保健功能声称中,没有“改善男性性功能”的功能声称。一些明示和暗示保健食品具有“壮阳”、“改善性功能”的产品均属违法夸大宣传。为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查明所购产品是否有保健食品标识(俗称蓝帽子)及批准文号。在食用保健食品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应注意说明书中的警示句,切记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重组牛肉
解读专家:王守伟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事件:某媒体在报道中称,市场中出售的牛排其实是用“碎牛肉”和“食品添加剂”拼接而成。该事件迅速引发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专家观点:“重组牛排”也称“拼接牛排”,是借助肉的重组技术加工而成的调理肉制品。当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肉类加工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
该事件中,诸多报道提及“次品肉块”和“肉胶”拼接为“重组牛排”,这使消费者很容易误解卡拉胶和重组技术。事实上,声称的“次品肉块”,其实是肉的分割或者肉块修整中产生的“碎肉”,绝不等同于“劣质肉”。同时,卡拉胶也不等于建筑用“胶”、塑料用“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卡拉胶不得用于生鲜肉(包括牛排)中,但可用于重组类的肉制品中,且必须在产品包装的标签上明确标注,在规定的限量内使用卡拉胶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建议:用“重组牛排”冒充原切牛排、原料中含有鸡肉、猪肉等原料,但未按规定进行标示,或者掺入非食用级别的成分,这些属于违法行为,应该严厉打击。消费者在选购牛排时,可通过配料表来区分“原切牛排”和“重组牛排”。如果标签中有配料表,出现其他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的,就可能为“重组牛排”。消费者在食用“重组牛排”时,务必要充分加工熟透后再食用。
兽药“滥用”
解读专家:刘秀梅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研究员
事件:去年2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监测发现,79.6%的上海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21种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苏浙沪地区儿童普遍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研究认为,这种广泛暴露状态可能加重细菌耐药,威胁临床治疗,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人群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研究人员还从儿童体内检测出临床已经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和食品中经常发现的抗生素含量,可见抗生素滥用不仅是临床治疗的问题,环境与食品也是儿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专家观点:中国兽药总使用量(含抗生素类药物)高于其他国家。我国养殖业确实存在兽药使用不合理或滥用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食用农产品的源头风险已经影响到了食品安全产业链前端的原料安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科学指导。
细菌耐药可能使人类再次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导致生物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制约经济发展。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部委共同发布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其目标之一为: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
建议:科学认识抗生素,理性对待耐药菌的安全风险。重视兽药“滥用”问题,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有效控制。同时,要重点加强对种养殖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管。记者王连芬
(责编:聂丛笑、许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