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洋快餐“后厨”问题频出谁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洋快餐“后厨”问题频出谁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2021-04-13 19:34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综合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近日,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出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

综合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近日,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出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福喜公司通过回锅重做过期食品、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大量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出来的各种肉制品等销售给洋快餐品牌。

福喜公司使用变质过期肉:吃不死人

面对质疑,福喜工作人员调侃:“过期也吃不死人”!而这些过期原料,被优先安排在中国使用!据媒体报道,上海福喜涉嫌有组织、成规模地使用过期食品做原料。6月18日,18吨过期半个月的冰鲜鸡皮和鸡胸肉被掺入原料当中,制成黄灿灿的“麦乐鸡”。

根据规定,过期的冰鲜原料,无论用什么方式储存,都不应该被当做正常的原料投入生产。然而,深入麦乐鸡生产线的记者报道,麦乐鸡产品中的次品,将会被再次挑拣混入原料,每一批次品都被周而复始反复添加,实现了生产原料最大化利用。

在调查中,媒体还披露了上海福喜车间里牛发绿的冷冻臭肉重新变身“小牛排”的经过。过期冷冻小牛排进入生产后,只是简单地切割成小片,再重新包装后,内袋上打印的保质期就又延长了一年。

为了掩盖这些违规生产行为,上海福喜还做了对内、对外两本账,掩盖真实的生产日期。

涉及几乎所有洋快餐企业

来自中国青年网的消息,一个名为福喜集团的官网显示,福喜已经向中国麦当劳供货22年,向百胜、必胜客供货6年。星巴克、吉野家、德克士、7-11、东方既白、星期五餐厅、美其乐、华莱士、达美乐等洋快餐品牌都是其重要合作对象。此外,福喜全球主要客户还包括雀巢、卡夫食品、沃尔玛、赛百味、墨西哥Chipotle连锁餐厅;新战略客户有宜家、汉堡王、棒约翰、卡乐星等。上海福喜作为一家美国独资企业,隶属于美国osi集团(osi group)的公司,主要从事为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提供肉类、海鲜、米面制作及蔬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业务。值得一提的是,福喜并非小作坊,而是多次获得政府表彰的先进外资企业。上海福喜食品公司曾获得了嘉定区的表彰,被评为“嘉定新城(马路镇)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A级)”。在福喜招聘信息的公司简介上,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还称自己为“麦当劳的最佳供应商”。

过期食品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过期食品究竟能不能继续使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厉曙光认为,这要看标准怎么定。

对于此次福喜公司使用过期食品事件,厉曙光表示,由于无法判断原料中肉类的比例和变质的程度,因此其危害无从判断。他指出,婴幼儿、儿童、孕妇、老人等不同人群,在食用了这些问题产品后,出现的不良反映并不相同。但是,此次事件中相关专家有一点基本共识,就是食品企业使用过期、乃至变质的原料进行加工生产一定是违法的,并且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因此,复旦大学教授厉曙光则表示,靠企业监管确实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应该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

相关洋快餐食品安全案例:

这已经不是洋快餐在国内第一次遭遇食品安全危机。

2005年3月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发现微量苏丹红(1号)成分。

2005年11月肯德基芙蓉天绿香汤的原料“天绿香”被指有害人体健康。

2010年3月21日,麦当劳汉堡被指含防腐剂过多、可一年不坏。

2011年7月31日,网友发帖曝光在麦当劳密云鼓楼餐厅门口被暴晒的面包,甚至还有面包直接裸露在外。

2012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麦当劳北京三里屯门店供应的鸡翅、吉士片、甜品派存在超时存放、过期、食品掉落地面再销售等情况。

2012年12月18日,央视曝光肯德基与麦当劳的供应商六和集团采购的肉鸡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这些问题都只是食品安全众多问题中的冰山一角。蛆虫、面包暴晒、过期酱汁、含石油胶泥、油反复用、霉变鸡块、黄金蟹斗原料是臭鱼肉、全家桶增白剂超标等负面,时不时出现在头条。

黑心食品谁之祸?

业内人士反映,国际知名品牌在海外市场是循规蹈矩的,消费者确有“上帝”的感觉;为何进了中国市场,行为就发生了“变异”:一方面赚取大量的利润,另一方面却如此“傲慢与偏见”?

“先国外、后国内”的被动监管局面,还暴露了中国当前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落后。专家分析,中国在一些产品安全检测上面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施行标准和检测方法有些较为粗放。

专家表示,在国内即便是有法可依,也很难让洋品牌“守规矩”,因为企业违法的成本太低。早前,一些地方的食品监管部门对个别洋快餐店作出“15天关门整顿”的处罚,作用微乎其微。

破除“隐性保护”强化监管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麦当劳与肯德基在华经营中一直在与食品安全、禽流感的负面影响抗争。其他的洋快餐品牌也屡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洋快餐在国人心目中的安全形象正在坍塌。

海南大学一位长期从事食品研究的教授指出,每当一个洋品牌被查出质量问题后,多数跨国公司会启动危机公关。一方面,主动向公众表示歉意、整改,另一方面,向监管部门介绍对中国做出了多少贡献,解决了多少就业,提供了多少赞助等,试图换取监管部门的沉默。

企业造假通常都是恶意和隐秘的,监管不能以“取证艰难”作为借口,而是应反思工作机制的有效性。“企业违规要被曝光后监管才能介入,这说明日常监管没有到位。”上海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专家组成员沈建华说。

目前,食品安全法正在修订,以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法律威慑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各界高度期盼的。对于洋快餐供应链条上的“过期疑云”,人们期待监管部门能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人们更期待明天吃进口的食品能够真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