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4日,台湾警方通报称,在台湾南部的屏东和高雄市,查获一些地下工厂以“馊水油”(大陆称为“地沟油”)等回收废油混制劣质食用油,而台湾知名油脂供应商强冠公司以低价购入这种劣质食用油,制成“全统香猪油”,销售给多家下游企业用以生产食品,涉案油品达数百吨。
据台当局“食品药物管理署”6日公布结果显示,此次事件共波及岛内235家下游厂商,包括味全、85度C、牛头牌、盛香珍、味王、台糖、美而美、工研等知名企业。一场席卷全台湾的“食品风暴”来袭。
3年前,塑化剂事件震惊全台,随后“毒淀粉”、胖达人、“黑心油”接踵而来。近日,“地沟油”事件再度重创台湾食品安全,知名企业纷纷中招,也使台湾的形象严重受损。
盘点近年来台湾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都可谓“触目惊心”,民众因食品安全再次惶恐不安,“金字招牌”失亦容易得亦难,台湾食品安全也面临着步步惊心!
台湾塑化剂事件 马英九要求“扫荡”
2011年5月,台湾爆发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受牵连厂商达200多家,受污染产品超过500个种类,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有专家称,塑化剂风波为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事件起因是有无良业者把塑化剂中的一种DEHP当作起云剂的配方添加入饮料中。专家称,DEHP多用于塑料材质,属环境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台湾已将其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为加快处理这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岛内有关机构将从2011年5月31日零时起展开“扫荡”。届时,使用起云剂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等5大类食品,都须提供检验安全证明,否则一律下架回收,违者将受重罚。官方也将不再接受诸如“下游厂商也是受害者”、“不知者无罪”等推脱理由。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要求相关机构全力清查所有产品,并呼吁消费者勿掉以轻心但也不要过度恐慌。
台湾“毒淀粉”事件
2013年5月,有媒体报道台湾义美食品公司使用过期"大豆分离蛋白"制作泡芙,已有36万箱被消费者购买,另外12万箱事发后被陆续回收。台南地方检调部门在食品原料厂"铭哲行"调查发现,该商号使用药剂将过期或即将过期的食品包装上的有效日期抹去,以重新打印有效日期的方式牟取暴利。
珍珠奶茶、甜不辣、粉圆、板条、鸡排……这些台湾经典美食,因台湾“毒淀粉”风波愈演愈烈而深陷“染毒”疑云,台湾食品安全也面临继2011年“塑化剂”事件后的又一危机。
胖达人面包欺诈案 小S夫妇卷入胖达人案中案
2013年8月22日,台北市卫生局突击检查“胖达人”台北门店,在敦化南路分店厨房内找到了龙眼、枫糖、红酒酱、蓝莓等9种香精,当场戳破了“胖达人”的谎言。“胖达人”面包标榜纯天然、无添加,一个面包卖到约合人民币十几元到三十几元,还常常供不应求,短短3年时间就在台湾开了18家分店,在上海开了2家店,在香港有1家店。几乎每个门店开业,小S都曾去捧场。
台北地检署2013年8月24日,以诈欺罪嫌侦办。2014年1月28日台北地检署侦结胖达人案,依涉犯证券交易法的内线交易罪嫌起诉许庆祥、许雅钧父子及基因国际董事长徐洵平、徐妻姜丽芬等4人。
台湾大统“黑心油”事件 遭重罚创食品厂史上最高
2013年10月,台湾彰化检方查出,大统长基公司制造的100%特级橄榄油不仅掺混廉价葵花油及棉籽油,还违规添加禁用的"铜叶绿素"。该公司制造的花生油也完全没有花生油成分,而是以色拉油混合芥子油,再以化学香精提味而成。而所谓100%胡麻油经查却是以部分胡麻油掺混色拉油制成。
台湾大统混油风爆持续延烧,彰化县卫生局依食品卫生管理法对大统祭出首波新台币2520万元(新台币)重罚,并建议检察官求处最高的3年有期徒刑,实行重刑重罚,是有史以来对单一食品公司开罚的最高金额。
结语:从“塑化剂”、“毒淀粉”、到“胖达人”、再到“黑心油”,台湾的食品安全问题一路亮着红灯!柴米油盐酱醋茶,向来是民生“开门七件事”;此刻台湾,又有多少项已沦陷在“黑心商品”的乌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