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沪上科普场馆春节期间“不打烊”,折射出上海这些年的科普力度,却也引出了市民到底缺不缺科普的问题。科普场馆又多又好,市民的科普需求就一定能满足了吗?不一定,万一提供的不符合你胃口呢。
我国的科普领域存在“自上而下”的定式。然而,从全球300个非营利性机构共同发起的“地平线报告”来看,互联网时代,自下而上的科普发展态势应是主流。“私人定制”式科普的出现,给了民间科普机构发展的机会:有人提需求,有人提供服务。这样的科普,仅靠科学家与传统科普机构,很难满足。
首先要让群众喜闻乐见
无论是用一滴水让一缸浑水变清,还是将混入水中的两把沙子分毫不差地重新捞出来,这些表演都令人“弹眼落睛”。曾作为首张中国面孔亮相欧洲最重要科普聚会的表演《惊奇化学》,近年来频频以各种“变形”版本出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上。自愿投身科普的资深编剧王世杰认为,观众看了科普节目后,有没有发出那句“哇”,很重要,因为那是他们被打动的标志之一。事实上,许多民间科普机构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就是千方百计把科普作品推销出去。
比如,要让人们知道黑心食品加工厂勾兑果汁的“真相”,光用口述还不够味儿:干脆变成科普秀,将勾兑假果汁的过程活生生地表现给你看,或许更吸引人——水、砂糖、色素、塑化剂,在大号玻璃瓶中逐渐“化身”为橙汁,特别当塑化剂加入时,原本透亮的黄色液体开始出现形似果粒的沉淀物,台下观众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的惊叹声。
王世杰今年的目标,就是搞一个深入社区的科普工作队,他把沪剧、魔术等元素放到演出菜单上。“闵行这地方农民多、外来务工者多,要让他们参与而不中途开溜,让他们喜闻乐见最重要。”这位老科普工作者心里很明白。
要有提供“飞机”的能力
看完灾难片《后天》后,一个孩子缠着妈妈要了解更多气候变化知识,网上各路“大神”抛出的“高见”琳琅满目,可惜都不对这位妈妈的“胃口”——她想要的,是能让8岁孩子理解,最好带点动手试验的教育方法。“哪儿有能为孩子解答这个疑惑的机构?”无奈的妈妈发帖求助,并称愿意为孩子的科学教育付费。
倍趣科学接下了这位妈妈的请求,这是一家主打科学实验教学的民间科普机构。其创始人程琦茜在创业前做的市场调查中显示,当人们发自内心的激起求知欲时,无论是科普还是教学,效率都是最高的。比起教科书上的死记硬背,动手做实验显然更能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科普的通病,是当人们要飞机的时候,我们给的却是汽车,因为我们的储备箱中只有汽车。”她说。
程琦茜从创业起,就特别注意贴合客户需求。经过4年发展,这个机构已经能够从已成体系的科学实验中,挑出最贴合孩子需求的部分,再拼成符合孩子需求的“拼盘”,最快只要3个小时。
科普大产业需要跨界融合
在倍趣科学的客户名单中,除了缴纳会费的家长,还有学校、旅游企业、公关公司:有5所学校向其购买科学课程;旅游企业尝试在旅游中加入科普元素,如坐在皮筏艇上,听老师讲解浮力与水波的知识;即便吃冰激凌也能成为科普的契机,一次公关活动要求将吸热散热反应和探秘味蕾课程融入一个亲子游戏环节……
从社会不同层面发出的科普需求,足以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作为科学内容的提供商,程琦茜感觉简直忙不过来,也无怪乎投资人非常看好未来发展。
上海创幸计算机有限公司同样嗅到了科普的商机,在它的办公厅内,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套模拟火山喷发设备忙碌,不过这套设备的最终展出地不在科技馆,而是在大型商场。如果这一“嫁接”成功,那么市民在商场内就能观摩到地震、火山喷发表演。尽管商场的初衷只是为了吸引人气,但对科普来说,无疑多了一个展示舞台,对企业来说,多了一位愿意为科普买单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