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媒体报道了中国第一例子宫移植的病例:在西京医院医生们的努力下,陕西女孩小杨接受了来自母亲的子宫。相比肝移植、肾移植,子宫移植似乎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移植个子宫来生孩子,有必要这样吗?它又要如何才能实现呢?
截图来自微博
为什么要移植子宫?
健康的育龄女性拥有功能健全的子宫,但并不是每一个女性都能拥有它。 有些女性生来就缺少子宫,也有一些人虽然有子宫,但或是存在严重的子宫畸形,或是因为放疗损伤、粘连等因素影响了子宫的功能,或是因为疾病在生育之前就不得不切除子宫。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绝对子宫性不孕”(absolute uterine factor infertility,AUFI)。
据估计,全世界有将近一百万女性受到AUFI的困扰。在此之前,如果她们想要养育孩子,就只能通过收养或者代孕的手段。然而,这些手段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收养并不能满足人们渴望拥有亲身骨肉的愿望,而代孕在不少地方也会受到法律等因素的制约。
而子宫移植,则是解决AUFI的第一种(也是目前唯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治疗方式”。不可否认,子宫移植存在不少伦理争议,不过这种手术确实使那些缺失子宫又想要孩子的女性有了亲自孕育生命的机会。
移植子宫的手术示意图。图片来自:Lancet
探索之路:真正的成功来之不易
在手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器官移植也渐渐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等等早已不再是新闻,这样看来,移植一个子宫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与其他的器官移植相比,子宫移植确实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这并不是因为子宫移植的手术格外复杂(虽然这种手术也确实不简单),而且因为子宫移植手术对于“成功”的要求格外高——肝肾之类的器官只要在接受者的体内存活下来,开始正常运作,那么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但放到子宫移植上,这却只是向着成功迈出的第一步而已。毕竟, 移植子宫的目的不是维持生命,而是孕育新的生命。移植到患者体内的子宫不仅要成功存活,还得能够受孕,并且顶得住怀孕和分娩的考验,最终把健康的婴儿带到这个世界上,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使命。而这一点,医生和医学研究者们用了几十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有人在动物身上试验了子宫移植。不过那个时候,器官移植领域的重点都集中在那些拯救生命的手术当中,子宫移植并未得到发展。直到1999年,瑞典研究者马茨·布兰斯特劳姆(Mats Br?nnstr?m)才重新开启了子宫移植的研究项目。
2000年,沙特阿拉伯报告了世界上第一例人移植子宫的手术。遗憾的是,这个抢占先机的尝试并没有获得成功,移植子宫在患者体内只存活了99天。此后在2011年,一组土耳其医生再次进行了挑战。这一次,移植子宫长时间保持了有功能的状态,但这位患者的多次试管婴儿尝试最终均以流产告终。
到了2012年,马茨的研究团队获得批准, 在瑞典率先开展了人类子宫移植的临床实验。到了2014年,在他们的试验项目中,第一例子宫移植后成功受孕分娩的婴儿终于诞生。
子宫移植,要怎么做?
从子宫移植到婴儿降生,中间都经历了什么?我们来看看第一位成功者的经历。
这位35岁的女性天生缺少子宫,而向她捐献子宫的则是一位61岁、已经绝经的女性。年纪这么大了,子宫还能用吗?为了确定这一点,医生们首先对子宫的提供者进行了周期性的激素治疗,观察激素诱导下月经的状况,确认子宫确实还有功能。与此同时,医生取出接受移植女性的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并保存了受精卵。
接下来,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医生们将子宫以及为子宫提供血液的重要血管从供体身上切了下来(历时4小时),接下来,再将子宫和血管对接到受体身上(历时10小时)。手术后,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多种检测。平安度过急性排斥期后,患者在术后第43天首次出现了自发的月经——对于先天无子宫的女性而言,这可是激动人心的第一次。之后,入驻新环境的子宫保持了规律的月经,这意味着移植胚胎的时机到了。
在子宫移植后1年时,患者首次怀孕。在孕期,抗排异治疗同样需要进行,各种监测也必不可少。因为产科合并症,患者在孕31周的时候,接受了剖腹产,生下了一个三斤半的男孩,取名叫做文森特。小文森特到2015年4月的时候已经7个月大,体重8公斤。
刚出生时的小文森特。图片来自:Lancet
在完成使命之后,移植子宫还要面临一个与其他移植器官不同的结局:如果患者不再选择继续生育,那么这个移植子宫还要再一次通过手术摘除。要想保全移植器官不被机体排斥,患者必须进行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这些治疗会带来副作用,因此保留一个“闲置”的移植子宫是不值得的。
前路漫漫
有关移植子宫的进展十分激动人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技术依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正式在学术期刊上进行过报道的子宫移植病例只有11个,成功怀孕分娩的更是寥寥无几。在将其推广之前,还有很多评估和改进工作需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