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生产
生孩子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刚需。我一直想生孩子,但是运气一直不好。每次谈恋爱两三个月就崩了,中间两三年找不到合适的人。36-37岁期间,我有大半年停经,第七八个月才来,每个月来半天或一天。医生说我的子宫壁变得很薄,生孩子很难。我有时晚上做梦,梦到自己50多岁没有小孩,会哭醒。
但2016年12月,我38岁,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有一天觉得很累,不想吃东西,像生病了,后来意识到例假已经晚了十天,我就去买了根避孕棒,一测,哎真的。我还不相信,又去买了两三根,根根都一样。
孩子的爸爸是一个我非常欣赏的男士,但出于多种原因,他当时不能跟我结婚。他已经有过孩子,经历过家庭,在这个阶段他有自我实现的道路需要完成。 而且他刚经历了破产, 没有经济能力和精力去抚养孩子。
我自己是艺术家,那几年一直在做纯艺术,生活清贫。但我不想以为艺术献身这样的借口,来否认或抗拒我想要养育孩子的渴望。所以我要对这个事情负责。我爱孩子的爸爸,希望与他有个孩子,同时精神上也希望推动他个人的成长。他是爱的产物, 孩子爸爸有现实条件限制, 不是他的错。所以我决定要独自生下这个孩子。
妈妈最初很担心我,但她很快就接受了。她结了三次婚,都没有遇到很成熟的男人,她的付出相当多。现在拥有这个外孙女对她来说是晚年极大的喜悦。
我从怀孕到生完孩子,身边的女朋友们给我极大的支持和温暖,她们买东西、请吃饭。有一个女友当时已经外派,她还跟说了几次,可以请假在我预产期的时候回来。
我妈妈陪我在医院生的,我本来不想让她陪,但她觉得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我是高龄产妇,医院让我剖,我不想。我妈当时生怕我会难产,犹豫了好久,后来还是剖了。孩子出来后,他们把孩子的脸在我的脸上贴了一下,看得不是很清楚,粉红色,小小的。因为小孩身体有点状况,她在儿童监护室待了五天,那五天对我来说太煎熬了,太想看到她却看不到。
生完孩子,我去派出所户籍管理中心给孩子办户口。他们刁难我,说我的材料是假的。比如要我提供产检的所有材料,医院给我的是盖章复印件,但是窗口办事的阿姨非要我提供原件。我去问医院,医院又说只给复印件。来回跑了很多次,最后医院管档案的人给我一个电话说,如果户籍再问,你让他们打我电话。
除此之外,我还要交父亲的材料。医院按照流程要我填出生证明,写父亲的名字。我当时不知道,就签了。出生证明上写了父亲的名字就不能改,他们认为有这个名字就必须要让父亲当场签字表示放弃对孩子的抚养权。我孩子的爸爸不在上海,他好不容易才把一堆材料带来,又到这边签字。
其实我怀孕的时候,曾去户籍办咨询如果我是单身怀孕了怎么上户口,工作人员表情很厌恶地说,你有了吗?孩子在哪?我说孩子在肚子里。工作人员就说在肚子里那没办法说的,等生下来再说。她不告诉我需要什么材料。我在网上也查不到单身妈妈上户口的流程。所以医院填出生证明时我填了孩子父亲的名字,我是单身妈妈,其实可以不填的。
很多人不知道单身可以生孩子,不知道需要什么材料。我有个朋友就是跑到偏远地方找人结了婚,生完在当地报完户口,过几年才回到上海。我是死磕族,我就不结婚,就要报户口。其实政策放开了,现在不像以前要黑户几年才能报上,但是可能办事人员从思想上还不太接受和认可这种情况。
现在孩子一岁半,可有个性了,她给我带来很多新的发现,很多新的感受。当然也要放弃很多,现在我很少看朋友圈,一般晚上不排课。饭局的话,8点就往回赶,希望在她临睡之前再跟她说说话。
我的孩子现在还没有上学和教育的投入,请阿姨一个月7500块,我一个月总共支出一万八左右。那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她问我一个月赚多少钱,我说两万吧,她觉得很少。她有两个小孩,一个月要十万。两万有两万的养法,十万有十万的养法。
2014年9月生产
我生孩子时38岁。孩子父亲是我在国外认识的,恋爱一年有余,回想起来也挺甜蜜,但其实种种差异让我们渐渐觉得未必能长久处下去,怀孕期间也有了点额外分歧,于是综合考虑后我决定,不如未来我一个人带孩子。
我怀孕时一个人住,一个人照顾自己。2014年9月的一天晚上突然破水了,比预产期早了两个礼拜。身边没有人,我赶紧打了120后,就发了个朋友圈,说我要生了,谁来帮我?结果好多互相认识的朋友迅速响应,第一速度赶到医院帮我办手续。
按理讲,出生证是小孩出生的医学证明,这是一个事实性的凭证,医院有什么理由拦着呢?生产那天医院让我填单子,有一栏是孩子父亲名字,我就写上去了,哪能想到当时就不该写,不写就能少很多麻烦,但当时没人跟我说单身妈妈可以不写。
现在孩子的爸爸在国外,他的证件当然不在我手中。一开始医院说复印件也可以,但后来又说一定要原件,而且还要爸爸本人到医院签字。听上去简单,可我飞过去拿护照,说服他让他过来,并不容易,更主要因为单身妈妈很忙,出国这段时间,孩子哺乳怎么办?孩子想妈妈怎么办?会发生什么你都不知道,还有一路上吃住要花很多钱,这么多钱都本来必须用于我们的生活开销。所以这事就耽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