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子宫 > >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发布:2017-05-21 06:09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还记得电影《黑客帝国》里,基努·李维斯从“母体”的机械人造子宫惊醒的场景吗? 电影《黑客帝国》截图 人造子宫向来是科幻小说的经典题材之一。近日,《科学》网站报导了费城儿童医院的 Alan Flake 医生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还记得电影《黑客帝国》里,基努·李维斯从“母体”的机械人造子宫惊醒的场景吗?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电影《黑客帝国》截图

  人造子宫向来是科幻小说的经典题材之一。近日,《科学》网站报导了费城儿童医院的 Alan Flake 医生与他的团队开发出了人造子宫,并且创纪录地让8只小羊幼体在人造子宫中发育了四周。四周后,小羊从人造子宫中诞生,是相关试验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一次。据报道称,这些小羊诞生后发育状况与正常的小羊并无区别,这项突破性的研究也发表在《自然》期刊的子刊《自然-通讯》上。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费城儿童医院科学家团队开发的“外子宫支持设备”,由原来的玻璃箱变成了现在的塑料“生物袋”。在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写道,这些羊羔能够正常地“呼吸”和吞咽,睁开眼睛,长出羊毛,发育出功能正常的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下图为绘制模拟图。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我认为它将为新生儿护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名小儿科专家医师在《科学》杂志的报道中提到:“这没有任何夸大的意思。”

  目前,Flake 医生正在和美国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沟通,即将进行下一步的动物试验。如果一切顺利,这款人造子宫有望在 3 年后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这项消息,也再度引燃全球各地对人造子宫的想象与讨论。

  不过,幼儿在基因生母体外生长,其实并非新鲜事。

  人造子宫与代理孕母的命运交会

  1978 年,人类第一次成功使用人工授精方法,将冷冻起来的受精卵植入母体,使本来无法怀孕的妇女也能成为母亲。在科技的运用上,这是受精卵首度可以与基因母亲分离生长的突破,代理孕母也应科技而生。

  现在全球已有 30 多个将代理孕母合法化的国家,包括美国、韩国、英国、比利时、希腊、新加坡、荷兰、以色列等。而印度,则是目前国际公认性价比高的全球代孕中枢。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然而,代理孕母虽然解除了拥有资本优势的妇女生育难题,却也造成子宫商品化与跨国贫穷政治的盘根错节。

  例如在印度,代理孕母诊所简直成了婴儿工厂,经济劣势或文盲妇女的子宫成为被剥削与赚取暴利的商品,她们代替第一世界的女性成为生产机器,过程可能遭受虐待或剥削,并且在有限的医疗环境下承受较高的生产死亡风险。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生育与传宗接代的压迫从未消失,只是可能从一个妇女移转到了另一个妇女身上。代理孕母的工作凸显了女人的子宫在现今社会里的工具性——当子宫成了可供购买的商品,资本主义社会对子宫的剥削,则因为计价而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而人造子宫的发展,会逐步消解生育与母体之间的必要连带,成为全球代孕劳工人道危机的未来解方吗?

  人造子宫可能是女性的新福音?

  当人造子宫从科幻小说的想象中,逐步发展出应用可能,招致的争辩也愈来愈热烈。人造子宫消息传出后,有人表示乐观期待,当然也有人强力反对。

  人造子宫的发展,或许可以降低母亲的生产风险。而当女性的身体不再是生育的唯一环境,也许就能够将女性从社会对女体的生殖期待与压迫中逐步解放开来。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不论在哪一个时代,不论是亲生母亲还是代理孕母,怀胎都是扎扎实实的十个月。有个婴儿在体内生长,过程中有愉悦幸福,但也伴随着各种生理上的疼痛与负担。直至今日,生产过程对女性而言仍是充满风险,母子均安,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

  然而,另有一派人认为婴儿在母体内的情感交流,对心智发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造子宫里生长的婴儿,将难以与母亲形成亲密关系。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先不论这种说法背后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根据(毕竟人造子宫培育的人类对照组尚未产生),这样的担忧背后,反映的其实是社会对母职的压迫与高标期待——女性不仅要怀孕,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对体内的婴儿进行情感服务与劳动,更隐蔽了父职在生育过程的角色,彷佛生育全是女性的责任,而婴儿心智发展的好坏由母亲全权负责

  在这个阶段,或许我们可以进一步想象的是,人造子宫是否有助于解除当前社会对母职的过分期待与压迫?未来使用人造子宫培育孩子的母亲,社会是否仍会期待她为自己的子女发展负全责?因为她选择了“人造子宫”,而非用自己的身体孕育孩子。当社会对于母职仍怀抱不切实际的期待与幻想,人造子宫能够解除母职压迫,或许就永远只能是个幻想。

人造子宫的近未来,会是解除母职压迫的新福音吗?

  说穿了,“人造子宫”所挑动的敏感神经其实并不算新颖,从领养子女、聘请代理孕母生殖、到未来的“人造子宫”可能,当科技步步将“母子是否必须亲生”的问题逼至极致,揭露的争议,其实都是人们对所谓“母职”的期待与理解。

  别紧张,这个问题我们仍能慢慢思考

  科学界对人造子宫的实验与研究,其实已经持续了超过 20 年。

  1993 年,英国《泰晤士报》就曾报导伦敦大学的马克·汉森教授和日本东京大学小岛四郎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 10年实验,研制出一种仿真子宫环境的系统,以供早产儿使用。

  从那时起,人造子宫开始成为科学家们辟题的“沃土”,各国媒体也对此轮番展开话题热炒。

  2002 年左右,美国康乃尔大学生殖医学与不育症中心的华裔科学家刘洪清博士主持一个试验项目,成功地在一个“人造子宫”里培育了胚胎,并健康发育了 6 天之久,这在当时也卷起一阵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