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月经 > > “散装卫生巾”争议背后:被遮蔽的全球“月经贫困”

“散装卫生巾”争议背后:被遮蔽的全球“月经贫困”

发布:2021-05-11 19:43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散装卫生巾”争议背后:被遮蔽的全球“月经贫困”

昨日,有关“散装卫生巾”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讨论,仅微博就有超过 2.6万名网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争议的开端是一位网友发布的两张图片。图一是淘宝一款100片售价仅21.99元的卫生巾,图二则是一位网友针对这款卫生巾的提问:“这么便宜的三无产品也敢用?用在私处的也敢乱买?”而两位买家对此的回答是,“生活难”,“我有难处”。

“散装卫生巾”争议背后:被遮蔽的全球“月经贫困”

引发争议的“散装卫生巾”。

事后经过各方查证,这款卫生巾并非三无产品,有正规厂商,只是没有外包装,价格相对低廉。但实际上,缺少外包装的卫生巾在运输、储藏过程中也容易遭病菌污染,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对此,有网友困惑不解:不就是几包卫生巾吗,普通品牌也没有多贵,不过是一杯奶茶、一张电影票的价格,贴身用的东西省这点钱有必要吗?

而另一方网友则认为,拿奶茶和卫生巾相比根本是“何不食肉糜”,迫于经济压力购买散装卫生巾的,本就不是消费奶茶、电影票的群体。她们面临的选择,更可能是一包卫生巾或一天的伙食,每个月几十元的卫生巾“额外”支出,并非任何人都能轻松承担。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这家售卖散装卫生巾的店铺被投诉乃至关停,原本经济能力有限的女性在失去获得廉价卫生巾的途径之后,又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生理需求呢?

对于“散装卫生巾”的讨论,将长期被忽视的“月经贫困”问题抛到了大众眼前。卫生巾真的很花钱吗?“月经贫困”何以产生?身为男性,是否可以对这个问题置身事外?

撰文|肖舒妍

月经贫困:卫生巾真的很花钱吗?

“月经贫困”

(period poverty)

,是指受到落后观念和经济因素影响,部分女性无法在生理期获得用于经期卫生管理的基本物资。

根据有关统计,全球有4000万女性正在遭受“月经贫困”。但实际上的数据,可能远不止于此。根据BBC于今年5月28日“世界经期卫生日”发布的报道,在印度3.55亿拥有月经的女性中,只有36%能有条件使用一次性卫生巾。其余的64%,即2.3亿名女性,只能在经期使用破布、果壳、灰烬、树叶、泥土或是牛粪来处理自己的失血。

而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女孩们被迫选择通过性交易来换取卫生巾,从而得到正常上学和工作的机会。

即便发达国家如英国,也无法使女性摆脱月经贫困的困境。根据“英国计划”

(Plan International UK)

2017年的调查,在英国14岁至21岁的年轻女性中,有一半曾因为经期缺课,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无力负担卫生用品。

卫生巾真的如此昂贵吗?

某种程度而言,确实如此。一方面,卫生巾税率在全球普遍较高。在发达国家,女性经期卫生用品的税率往往和“奢侈品”在同一档次,德国为19%,瑞典为25%,匈牙利则为27%。印度也曾将经期卫生用品划入“非必要物品”税级,税率高达14.5%,使得一片卫生巾的价格在5卢比

(约合人民币 0.47 元)

至12卢比

(约合人民币 1.13 元)

之间,作为对比,当时的印度人均月收入不到一万卢比,贫困人口的生活费只有每天32卢比,一天三片的卫生巾支出就能抵上全天的生活费。

另一方面,一个月数十元的卫生巾支出,对于中产阶级而言不过少喝一杯奶茶,绝不至于因此陷入贫困,但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女性,却可能“因贫致贫”产生一系列结构性问题。

廉价卫生巾或旧布等替代品容易导致生殖系统感染与疾病。据印度卫生部估计,70%的印度女性因为缺乏经期卫生用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经期卫生不良是印度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尼泊尔,约有53%的女性因此患有生殖道感染,34%患有肺炎,17%的人患有子宫脱垂,还有12%的人患有贫血症。

同时,破布和泥土无法完全阻止血迹蔓延和血腥味扩散,碍于自尊的女孩们只好选择放弃上学或是工作。许多女性就此失去了接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也就更加无力摆脱贫困。

而在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有数千名女性为了能够不受月经影响持续工作,选择通过手术摘除子宫,以放弃健康和生育能力的代价来摆脱月经贫困。

月经禁忌:被有意回避和被无意忽视的

经济条件之外,围绕月经的一系列禁忌与成见是导致月经贫困产生的另一原因。

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印度电影《护垫侠》

(Padman)

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根据习俗,男主角的妻子在月经期间坚持搬出卧室睡在走廊,并拒绝让丈夫触碰自己。被走廊上的蜥蜴吓到之后,妻子不小心把作为“卫生巾”反复清洗使用的旧布遗落在地,不明就里的丈夫想要上前捡起,却被妻子慌忙拦住。在妻子支支吾吾的解释之后,他才明白这块旧布的作用:“你是说,这段时间你就用这块旧布?这么脏,我连擦自行车都不会用它!”

于是,第一次知晓月经秘密的丈夫下定决心为妻子生产一款卫生、安全又能够负担的卫生巾,来代替那块无法见光的旧布。

电影传达的观念无需多言:被层层习俗与传统遮蔽的月经贫困,只有被看见、被提起,才有改变和解决的可能。

时至今日,对女性月经的污名化早已随科学的进步而消散,月经不再是巫术也不意味着污秽。但是对月经的言说依然“难登大雅之堂”,西方女性用“have a period”

(有周期)

和“on the rag”

(在破布上,即指使用旧布制作的“卫生巾”)

来指代月经,中国女性则有“大姨妈”、“例假”、“那个”等委婉的说法,把卫生巾含蓄地称为“面包”。为了卫生巾不被他人看见,许多女性甚至专门准备了放置卫生巾的小包。

少有女性敢大大方方对男性提出“我今天来月经了”,于是男性也就顺水推舟不闻不问。教科书中对月经的解释轻描淡写,卫生巾广告则一致使用蓝色液体来代替真实月经的暗红。以至于有男性始终误以为,蓝色就是女性月经的颜色。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宇航局都没有招募女性宇航员。因为作为管理者的男性担心,太空中没有重力会导致女性的经血倒流。直到1983年,女性宇航员萨莉·赖德打破了这种偏见,证明在太空中月经照样流出,而不会像杯中的水一样飘来飘去。

在赖德进入太空舱之前,与她同行的男性宇航员贴心又无知地问:“来月经一周需要多少卫生棉条?100根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