瘊子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很多人长了瘊子后会被“过来人”提醒,瘊子不能抠,特别是母猴子,抠破了还会下小瘊子。
瘊子真的分公母吗?只有母瘊子才具传染性吗?其实,大家都想错了!
带你认识瘊子的“大家族”
瘊子即是“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或黏膜所引起的表皮赘生物,多为慢性良性疾病,但也有一部分会导致恶性肿瘤,如皮肤癌、舌癌、宫颈癌等。
根据疣的临床表现和部位可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口腔疣、咽喉疣及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
最常见的是前4种。
寻常疣 皮损初为针尖大小的丘疹,逐渐扩大至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灰黄、污黄或污褐色,继续发育可呈乳头样增殖,表面粗糙、易出血,好发于手指、手背、手掌、足缘等处。
扁平疣 又称青年扁平疣,主要侵犯青少年,皮损为米粒至绿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数目多可呈串珠状排列,淡褐色或正常肤色,多发生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愈后不留瘢痕。
跖疣 是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外伤或摩擦可为其发病的诱因,以足部压力点为多,皮损初为细小发亮的丘疹,渐渐增至黄豆大或更大,灰黄、灰褐或污灰色,表面粗糙、边缘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可见小黑点,多伴有压痛。
生殖器疣 又称尖锐湿疣,好发于生殖器及肛门附近,多经性接触传播,皮损表现为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
在阴道、阴茎、肛周的生殖器疣可转化为鳞状细胞癌。
“一视同仁” 瘊子传染不分公母
母瘊子是民间对发作比较早的瘊子的俗称。然而瘊子分公母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瘊子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发病有先后之分,但没有“公母”之分。不只是“母瘊子”有传染性,所有的瘊子都具有传染性,因为每个瘊子皮损的表皮细胞内都含有人类乳头瘤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瘊子”最容易盯上哪些人呢?瘊子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至青壮年时期最高,男女发病比例为1:1.4左右。瘊子的发病与机体免疫有重要的关系,免疫缺陷状态者(恶性中淋巴瘤、白血病、红斑狼疮患者等)发病率增高。瘊子在健康人群长期不消退可能与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或产生免疫耐受有关。
瘊子能自愈吗?需要治疗吗?
古代医家称瘊子为“千日疮”。不过,多数瘊子在发病1至2年内能自行消退。如果瘊子数量增多、影响美观或活动,则建议治疗。治疗以破坏瘊子、调节局部皮肤生长、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为主要手段,常以局部治疗为主。
西医药物治疗 氟尿嘧啶软膏外涂、博来霉素皮损内注射、0.7%斑蝥素涂擦、抗病毒药物外涂或皮损内注射等方法均可治疗多种瘊子。对于多发性且顽固难治的瘊子,可配合全身或局部注射干扰素。
物理治疗 包括液氮冷冻疗法、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电灼疗法等,适用于数目少的寻常疣和跖疣。液氮冷冻治疗是一种危害最小、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治疗皮损较小、数目比较少的瘊子。但因其只能破坏组织不能杀灭病毒,有时反复多次不能完全清除瘊子。二氧化碳激光相对消除更精准、清除率更高,但有留下疤痕的风险,瘢痕体质人群不适宜。
光动力治疗 系统或局部应用光敏剂,经光照射后引起局部细胞死亡而消除瘊子,可治疗部分寻常疣和跖疣。
手术治疗 可用于寻常疣和尖锐湿疣,但手术后常易复发。
中医治疗 口服配合外用中药治疗瘊子有较好疗效。口服药多以清热解毒药与活血通络、化瘀散结药物配伍应用,常用的方子为紫兰方(紫草、板蓝根、大青叶、赤芍、马齿苋、红花、薏苡仁),皮损局部可配合25%补骨脂酊、30%骨碎补酊外涂,或用马齿苋、木贼、山豆根、板蓝根等药外洗。
治愈后还会再长 日常注意这5点
瘊子治愈后有可能再次复发。所以瘊子消除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应注意调护,日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物品不混用,特别是毛巾等洗漱用品;
2.卫生器具要定期消毒,避免使用感染者的器具,引起交叉感染;
3.皮肤破损处及时消毒处理,注意防护,避免病毒乘虚而入;
4.已感染者,避免搔抓刺激,应及时就诊,对症治疗,避免自身传染;
5.健康饮食、充分休息、调畅情志、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文/孙晨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