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保制度,由于人口众多,实行的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是“保”而不能是“包”,再多的钱也很难满足人民对健康医疗生命无限性的需求。医保基金筹资也进入了增速的快车道,政府补助力度加大,逐步提高医保筹资额度,扩大医保基金总量,但是依然不能弥补医保基金支付的高速增长。医保基金扩容已经亮起了红灯,一方面过快提高保民缴费比例标准,有可能引发参保率下降,依赖政府加大对医保的补助力度受到财力限制,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洞”,医保部门面对基金的有限性,面对“放”与“管”的“窘境”,在放的同时,风险防控必然行,首先防范医保穿底风险,确保基金安全,因为这是最大的民生,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转嫁风险必然行。
三、医院供给侧成本管控会阵痛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供给者,期望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产品,作为医保部门期望购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医保部门生产“矛”要控费医院,医院生产“盾”希望多增加收入,医保与医院是“矛盾的统一体”,但是医保部门可以借助政府之力,实现对医保基金安全负责,把风险转移到医院,医院作为经济独立体开始头痛,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引领的情况下,加强供给侧成本管控是必然阵痛的选择。
1、医保支付引领
医保基金的有限性,世界各国通行DRG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成为引领,在基础规范还不能支持DRG推行的前提下,总额预算管控、项目付费、单病种收付费、均次费用、药占比、耗材比管控综合用。
2、药品供给成本管控
乱世用重典,政府借药品回扣发力,药品零加成、两票制、集中采购招标、药占比考核、严抗令、基本用药等,努力降低药占比,减少药品无效供给。医院最头痛的有几点,药改切断了医院和医生与药品的利益,医生的正向价值如何提升?医院统一采购二次议价增加医院收益?
药品供给侧成本管控,一方面需要医改高压考核,还需要灵活机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开二次议价,医保按照统一采购招标药品价格支付,医院二次议价收益作为弥补医生的价值。
3、耗材供给成本管控
《2017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国家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联席会议制定了《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引起了今年九部委集中治理整顿耗材问题。
面对卫生材料供给侧改革,只有通过成本管控,促使降低卫生材料占比,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8号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公布《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未来三年价格改革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意见中提出要“巩固取消药品加成成果,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受理审核,促进医疗新技术研发应用;扩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和数量。
卫生材料有可以计费的和不可以计费的,医保报销的是计费的耗材,在考核药占比的同时,其中有药占比计算考核为剔除耗材,用的耗材越多药占比越低,耗材比“异军突起”,导致“摁下葫芦起了瓢”,由于技术进步、卫生材料产品升级、进口卫材份额加大,人民对医疗质量需求提高,等多种因素导致耗材供给旺盛,关键是医务人员药品社会补偿被逐步切断,耗材补偿替代性作用加强。
所以考核医院使用两个指标,一个是卫生材料占,一个是百元卫生材料消耗。
(1)把好“入口”是关键
分析筛选降低非必须卫生耗材进入;
货比三家降低采购价格;
选择可替代的进口高值耗材;
入口是关键,从卫生材料使用申请审批、采购招标价格审核、厂商确定,能用国产质量保证的尽可能不用进口价格贵的。
(2)控制好“出口”是基础
定量领取:结合正常业务发生情况,对卫生材料领取实行基本量管控,超过基本量建立审批制度才能放行;
定额管理:结合科室业务开展情况,按照业务收入情况,实行耗材率定额控制,找过定额建立审批制度。
(3)延伸管好“在用”是保障
真正要管控好卫生材料,单纯使用耗材率比较粗放,不可能详细分析和了解到底哪些哪些耗材存在浪费和不合理现象,就需要建立在用二级库管理,实现精准的管控。
4、医疗项目供给管控
无论任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都离不开医疗项目这个基础,对于医院来说如何提高增加医疗服务能力是关键。医院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医疗技术性服务项目、治疗性医疗服务项目、医技检查医疗服务项目三类,未来的医改趋势是“五升三降”,提高诊查费、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等技术劳务服务价格,降低CT、核磁、彩超等大型检查费用、降低药占比、降低耗材比。
医院要与时俱进,扩大技术劳务服务项目供给,既体现了医院的技术服务能力,也增加了收入,限制大型检查、药品、耗材的供给,适应医改大趋势的变化,提供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
5、住院患者成本管控
医保目前更加关注粗放式的出院患者均次费用管控,还不能精细化到DRG病种组管控,导致医院头痛,治大病、治重病反而亏本,造成向上转诊率较高,实现均次费用达标。
住院患者成本管控,医院比较头痛,你控制的成本越低,担心医保部门“不讲道理”,下一年给你的均次费用降低,减少医院收入,所以医院不愿意主动降低均次费用,你一旦降低了均次费用,还担心医保总额减少,这与医保部门是“博弈”关系。所以说住院患者成本管控,需要谨慎精细核算“行”,与医保政策相互动。
6、绩效引导谨防“增收不增效”
绩效具有对医务人员重要的引导作用,医保管控加力,需要绩效配套行,传统的收支结余制度体现的多收多得,RBRVS体现的多做项目多得,与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协同,有可能造成医院增收医保不买单,导致“增收不增效”的尴尬窘境,还可能导致执行医改不力,约谈政治风险丛生。
所以说,医院绩效必须变革,与医保政策和谐互动,《誉方医管》未雨绸缪,为了适应新医改,借鉴平衡积分卡原理,按照“五行辩证”,把握医院绩效管理规律,发现内在共性,开创了《工作量效能积分绩效管理模式》,对于实现“政府要公益、患者要满意、医保要控制、员工要待遇、医院要效益”的“纳什均衡”,确保医院绩效管理与社会和谐互动,对于目前中国医院管理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总之,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发挥医保的引领,会让医院头痛,抱怨不能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适者生存才是真,你不改变趋势,趋势会改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