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纽约时报星期日商业专栏刊出一篇由格雷琴·莫尔根森(Gretchen Morgenson)写的文章,题为“大药厂花费,研发并不是第一位的,When Big Pharma Spends, Research Isn't No. 1"。
他的文章主要引用了学术界的研究,发现 从2006年到201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18家药企一共花费5,260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或支付股息“ - 这比这些公司这十年中所用于的药物研发支出4,660亿美元,还要高11%。格雷琴引用并同意这些研究论文作者的结论,即过去这十年,药厂没有把销售收入大量用于新药研发,而是只花其中的一小部分,把更多的钱用于回报股东,提升股价。
这个结论立即引起了一场争议。
格雷琴的文章遭到了辉瑞前首席科学家John LaMattina的反驳。辉瑞的前高管认为, 学术界的研究数据是真实的,但格雷琴在引用时,存在误解和误导读者的嫌疑。似乎表明,药厂整天抱怨药物研发既有高风险,也要花巨资。药厂借此卖高价药,实际在研发上的花费,并不大度慷慨。
辉瑞的John LaMattina认为格雷琴的文章有失公道,容易误导,有必要做澄清。
到底研发与股东对大药企来说,孰重孰轻?
笔者认为,股票回购对大药厂而言还是十分重要的,与研发投入可以平衡考虑。
首先,大药厂花费在药物创新研发的经费还是继续保持较高比例。
比如,世界前15位跨国药企在 2016年所花费的研发经费为例,它们平均都投入15%的药品销售收入,用于研发。
其中罗氏投入最多,大约花费114.1亿美元,占销售额的22%),美国默克(101亿美元,研发比例更高, 25%),诺华(花费89.3亿美元,占比18% )。唯一研发费用低于15%的公司是强生,其药品研发的70亿美元是其制药收入的13%。总体来说,2016年前15名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920亿美元。
相比之下,世界最大的健康研究机构,国立健康研究院NIH的预算为323亿美元。显然,生物制药的研发预算相当政府机构NIH的三倍。
平均15%的研发费用,让生物医药行业排在重视研发的行业的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研发投入尽管重要,但不是唯一。
药厂尽管利润高,收入多,现金充足,但不能只考虑创新研发的投入或不顾研发的高风险和长周期,药厂必须要考虑企业运营的维系,风险控制,以及善待员工,回报股东,手中的现金一旦增多,就要考虑做新的投入和并购,,需要保持一定比例。过去的研发费用似乎还要更高,这与当时的税法奖励有关,现在的跨国生物医药公司,基本花费15-2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仿制药企业平均花费可能不到10%。这也是高于其他制造业。
第三,回购股票和分红,这是资本市场的必要手段和对股东的正常回报。现金总是要花费或投资的,当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在股票价格合理,公司市值被低估时,果断出手,回购股票,也是非常明智的。
一个公司的CFO,如果让大笔现金睡在银行帐户上,那是要被人嘲笑为无能的。回购股票,对稳定股价,提升市值,稳定股东心态,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家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资本运作与产品经营(包括研发)必须双管齐下。同时兼顾。
最后,股票是否要回购,这是CEO和CFO要做的决定(经董事会批准)。CEO要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全面负责。钱怎么花,怎么投入,很有讲究。多数企业,会考虑研发,销售,并购,对外合作,以及提高股息等合理分配,并不会因为要回购股票而削减研发经费。通常研发是长期投资,而股票回购,应该是马上能见效的,有时候,只是宣布一下打算花费多少,回购一定数量的股票,就会迎来资本界叫好。
对一家业绩和利润及成长性都很好的公司,对股票回购的胃口并不那么大,在九十年代,大药厂日子好过,股票不断上涨,也经常分股。现在没这么风光,倒是药厂对外投资和药物研发加大力度的投资似乎变少。
回购股票,产生较快较稳健的投资回报(ROI),成为一种流行的做法。就连巴菲特曾给苹果的乔布斯的忠告,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更好资金去处,还不如回购股票吧,Buy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