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药企行贿基药 不只送钱还送股份(2)

药企行贿基药 不只送钱还送股份(2)

发布:2016-02-15 22:55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医药行业律师张文生告诉记者:对于非独家的药品,生产厂家竞争激烈,药企之间只能拼价格、拼实力,利润空间往往被压缩得很低。我国西药的原研药是很少的,基本上没有独家,中药就不一样了,换一个无关紧要的成分可

  医药行业律师张文生告诉记者:“对于非独家的药品,生产厂家竞争激烈,药企之间只能拼价格、拼实力,利润空间往往被压缩得很低。我国西药的原研药是很少的,基本上没有独家,中药就不一样了,换一个无关紧要的成分可能就是独家了。”

  “独家就意味着只有一家生产厂家,这样一来价格就没有可比性,企业的议价能力强。”张文生表示,“从广东增补的情况看,增补的基药大部分都是独家品种,这样一来药企能把控价格,自然有动力做这件事。”

  从广东新版基药目录第一轮招标结果中,记者发现,中药独家品种价格的确很好,如天士力(37.60, 0.26, 0.70%)药业的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等常用药价格降幅均不超过1%。

  自费药销量下滑

  争进基药目录能“避风”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发生于2013年的葛兰素史克行贿事件,也使得药企更加热衷于将自家药品引入基药目录。

  2013年7月,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被爆出“行贿门”,葛兰素史克的工作人员利用贿赂手段谋求不正当利益等行为,被指是导致药品行业价格不断上涨的背后推手。

  事实上,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的药企才是医药贿赂的“鼻祖”。医生用药收取回扣是众所周知的,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医生的回扣是药品价格的25%,在利益的驱使下医生更倾向于使用价格高的自费药。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医药代表张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葛兰素史克贿赂事件后,我们日子不好过,医院几乎每周一查,时不时找几个医药代表谈话,医生也都人心惶惶。”

  “我销售的品种是自费药,现在医生用起来比较谨慎,产品连续数月销量下滑。前几天有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药直接被医院停掉了,相关的大夫也被院方警告。”张鑫坦言自费药越来越不好卖。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基药目录就意味着相关药品进了“避风港”。

  肖阳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医生给患者开基药,我们同样会给医生提成,虽然相比自费药提成要少,但这半年来医药贿赂查得很严,医生开药也比较谨慎,用基药肯定不会出问题。”

  “以我们药厂为例,很多自费药品的销量出现下滑,而基药品种的销量却集体上涨,这种趋势短期之内不会改变。”肖阳说。

  地方药企领跑基药增补

  地区保护何时休

  “除了权力寻租,地方保护是基药增补中最严重的问题。本地药企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谁的孩子谁不疼?”李冠宇深谙其中的门道,“地方招标没有关系谁参加,当地代理商的关系比较硬,因此在增补过程中的优势自然非常明显。”

  正如李冠宇所说,每个省份都有一些“地头蛇”存在,其掌握的政府和医院资源无疑是争夺药企客户的重要筹码。

  以广东此次基药增补为例,广东三信药业就是一家当地知名代理商,三信药业代理的血必净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等多个独家品种均在广东省2013年基药增补目录中。

  无独有偶。2013年11月中旬贵州省正式执行最新发布的定价药品目录。对比2011年该省的基药增补目录后不难发现,该省当年新增的150种中成药中,有近七成的品种系当地企业生产的独家品种。

  “同样的药品在不同省份的待遇迥异,比如某药厂生产的磷酸肌酸钠,在很多省份连医保目录都没进,但在黑龙江省却进了基药目录,除了地方保护我想不出更好的解释。”北京药品代理商李冠宇说。

  在许玲妮看来:“基药增补的地方保护,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权力下放地方政府并不妥当,还是要收归国家统一采购。随着医院用药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药品的需求量不再模糊,完全交由国家统一采购是可行的。如果地方基药增补工作仍将继续,为了避免权力寻租,应在采购平台上将所有流程公开化,增强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