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优势在于“简、便、廉、验”,医院近年来在革新中前行,既注重临床疗效,又发展中医科研;既弘扬中医传统之长,又吸收西医现代之优,在与综合医院“比拼”中,优势明显,发展已今非昔比。
原标题:前进中的市中医院 “落子”汉阳造福百姓
针刺疗法
中药炮制
手法复位
手工摊涂黑膏药
膏方小包装
中药防病香囊
百级超洁净层流手术室
古色古香名医堂
患者正在做康复治疗
中药制剂
本报记者武叶 通讯员张姝
汉口黎黄陂路,每日清晨,熙攘的人流打破道路两旁百年老建筑的沉静。吸引人流的,是武汉市中医医院绵延浮动的药香。
年门诊量百万余人次、住院人数连年翻番,知名中医“一号难求”,冬病夏治、冬季调补备受热捧……近年来,武汉地区医疗规模迅猛增长、医疗格局风云变幻。在此背景下,武汉市中医医院坚守中医药传统,发展毫不逊色。
中医药优势在于“简、便、廉、验”,医院近年来在革新中前行,既注重临床疗效,又发展中医科研;既弘扬中医传统之长,又吸收西医现代之优,在与综合医院“比拼”中,优势明显,发展已今非昔比。
从规模到实力,市中医院已在国内同业小有名气。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曾多次视察市中医院,寄语医院加快发展,逐步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医医院龙头。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医院在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建设、中医名家培养、中医科研等方面均有建树,显示了武汉的中医实力。未来,医院创新发展,将努力建成为国内一流中医名院。
中医分科越来越细
九大专科跻身国家重点
在绝大多数综合医院,中医只是一个普通科室。但在武汉市中医医院,中医分科精细,设有急诊、内、外、妇、儿、针灸、脑病、骨伤、皮肤、推拿、肛肠、肿瘤、眼科、耳鼻喉科等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阵容强大。
更彰显实力的是,医院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学科集群: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风湿病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药剂学、推拿学;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急诊科、脑病科、脾胃病科、预防保健科等,章真如诊疗技术、彭银亭中药炮制技术、林氏中医疮疡疾病诊疗法等4项中医药诊疗技术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内同类医院中少见。
骨伤科设立四个专科病区,并设有创伤骨科ICU病房,总床位200余张。科室对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病等疾病的诊疗采用独到的方法,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患者,成为中南地区中医骨科基地。
风湿病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年门诊量近7万人次,年住院1600余人次,独创“隔物温和灸”疗法,研发出“痹痛定”、“多藤汤”等一系列胶囊、汤剂,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脑病科运用针灸等中医特色诊疗方法,治疗脑梗死、出血性中风等疾病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受聘成为医院特约专家,亲自指导临床和科研,成立了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武汉分中心,脑病科临床水平和学术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急诊科被确定为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科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院前、院内急救体系,可运用多种中医技术抢救危急重症病人,使中医急救得到继承和发展。
与此同时,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心内科、外科疮疡科(瘰疬病)等以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在患者心目中享有盛誉。在临床专科发展之余,市中医院先于国内同行开始科研探索,为传统中医药的科学性寻找实验依据。医院建成骨生物学实验室和中药制剂实验室,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近年来,医院加大实验室设备、仪器等投入,全力提高中医药的科研水平。
药学基地规模领先同行
古方制药受市民热捧
在市中医院的发展中,标准化中医药学研究基地“可圈可点”,设有制剂中心、炮制中心、药检中心、培训中心和武汉市中医药研究所,是我国中医医疗机构中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现代化水平最强的药学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能够加工制作中药膏、丹、丸、散等多种固体、液体剂型,生产工序自动化、管道运输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