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和针灸、推拿等疗法都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外治疗法,但拔罐疗法凭借使用简便、经济安全、疗效显著的优势,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在183个国家进行推广和使用。
《世卫组织2014-2023传统医学战略》中提出,要提高传统医学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为此,世卫组织传统医学处不断推动有关技术标准编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卫组织签署了关于中药、针灸、拔罐、推拿等应用技术规范制定的《项目协作协议》。
在协议框架下,目前国内承担的标准编制项目有三个,分别是针灸临床实践技术规范、推拿实践技术规范以及拔罐实践技术规范。其中,拔罐实践技术规范,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高树中牵头承担。据了解,此前,高树中承担了拔罐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国际标准的制定,亦是以国家标准为蓝本。
7月3日-5日,在济南召开的世卫组织拔罐实践技术工作组会议,对高树中牵头编写的《世界卫生组织拔罐实践技术规范》(草案)进行审议和讨论,最终将确定一个关于拔罐的实践技术规范,在全球推广。会议由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门官员、高等院校领导与专家以及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参加。
针对不同病症
拔罐要求也不一样
中医的治疗方法,概括来说包括内服和外治两种。前者包括口服汤药等,后者包括针灸、拔罐、推拿等。而拔罐属于大针灸学科的方法之一,都是通过经络穴位起作用。
“目前拔罐的现状是易学难精,老百姓都是哪里痛拔哪里,好像谁都会,‘易学’但水平和手法差别很大。”高树中分析。罐子的大小、材质,以及拔罐部位、时长、频率等都会影响治疗效果,而拔罐后的局部反应,也是判断寒热虚实的重要诊断依据。
“肌肉筋骨病等经筋病,就是哪里痛拔哪里。‘以痛为腧,以知为数’,以按到的痛点为腧穴,以病人的感知为度。”但拔罐之后,出痧与不出痧也对应着虚实不同。“比如,马上出痧,痧较黑,中医认为是实证,而总不出痧,则为虚证。”起泡、出水,可能有湿邪,邪气盛为实证;精气不足,则为虚证。随着拔罐次数增多,痧颜色较轻,则是实邪减轻。
对于不同的病症,对拔罐要求也不一,即“难精”。以胃痛为例,虽然可直接拔腹部,但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这时可拔在至阳灵台穴上。病人趴下,两侧肩胛骨下缘画一条线,和脊柱相交的地方,即为第七胸椎,第七胸椎棘突下为至阳,第六胸椎棘突下则为灵台。”高树中介绍说。
拔罐机构有很多
但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拔罐技术不需要任何药物,完全调动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可以让机体进行自我调节,但并非任何人都可以拔在任何地方。
“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人拔罐一拔就拔几个小时,形成大泡,甚至形成感染。但在临床上拔罐一般是10-15分钟,很少超过20分钟。拔罐也不能天天拔,根据个人情况,一般2-3天拔一次。”高树中说。并且,拔罐也有一些禁忌证,比如,孕妇腰骶部、下腹部不能拔罐,急性危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也不是拔罐疗法的适应症。
“目前有一个矛盾,不仅仅是拔罐,包括针灸、推拿等,因为其易学难精,社会上从事的机构很多,但从业者的资质不好评定,真正能够满足老百姓需要的正规机构非常少。”高树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