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振东 特约通讯员 陈辉 文图
现年78岁的王自敏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原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肾病科创始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河南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年,曾被国务院表彰为对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她筹建了河南省第一个肾病专科
读中学时,王自敏亲眼见到表姐因肾病而辞世,遂立誓学医。
1957年,她报考了河南中医学院徒弟班,拜河南名医吕承全教授为师。1962年,她本科毕业,分配至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从事内科工作。1973年,她到河南医学院一附院(现郑大一附院)进修内科,进一步系统学习了西医知识。1981年,她又参加了河南中医学院主治医师进修班,进一步提高了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诊疗能力。
一次,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得了肾病,出现全身性高度水肿。王自敏的老师仅开了七服中药,小孩的水肿就全部消退。中医治肾病的神奇,坚定了她潜心研究肾病的决心。
1983年,王自敏参加了卫生部在中山医科大学举办的为期半年的“全国高级肾科医师进修班”,并师从全国肾病学界泰斗叶任高、李士梅、李幼姬教授。
1985年,学成归来后,王自敏出任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肾病科主任,负责筹建河南省第一个肾病专科。在省内中医界,她率先建设和开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病实验室和研究所,并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批医、教、研学术骨干团队。
一把草药救了一条命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肾病科成立初期,条件简陋,医院里没有任何高科技检查仪器及设备,全靠医生“三根指头、一个枕头、一把草药”的传统诊疗过活。但正是靠着这一把草药,王自敏救了一个病人的命,并通过这个病人赢得了省财政拨款支持的医疗设备,实现了设备立科的第一步。
40岁的杨女士曾患肾病,逐渐恶化成尿毒症。经化验,血肌酐、尿素氮极高,病情十分危重。在目前的医学情况下,对于尿毒症,最快的挽救生命及缓解症状的办法是血液透析,最根本的治疗办法是换肾。可是在当年,医院里根本就没有透析机,更不具备换肾的条件。
王自敏仔细研究病情,认真分析,辨证施治,给予相关中医药治疗后,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了起来,最终竟奇迹般“满血复活”了,并得到了专家们及上级领导的认可,这才有了科里第一台现代化治疗设备。
肾病防治,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王自敏介绍说,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多样,目前,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医疗卫生支出、低认知率,已成为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公敌之一。
王自敏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肾病发病初期常处于隐匿状态,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延误病情。很多人感觉到身体很不舒服时才发现肾脏出问题了,而这时病情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了,治疗起来也更为棘手。
王自敏还发现,有些肾病患者早期常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咽喉不适等症状,这主要是肾病代谢所产生的毒素刺激所致,所以经常被人们误诊为胃病、贫血等。她告诉记者:“尿液是检查肾功能状况的窗口。”若尿液起白沫、不易消失,多提示蛋白尿,是肾功能不好的一个标志。
在肾病防治中,她主张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提倡要定期检查,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锻炼身体,思想乐观, 预防外感, 护肾保精,无病要防,有病早治,既病防传,采取措施,瘥后防复。同时,针对慢性肾病的心理调护、日常生活调护及饮食调节三大方面,她又提出“防、养、俏、笑”的四字经。
辨证治疗肾衰竭,患者已多活了17年
56岁的祝女士行动困难,在家人搀扶下走进了王自敏教授的诊室。患者头晕、面黄、纳差、恶心、呕吐、少尿、双下肢高度水肿、胸闷等症状明显。经检查:血肌酐540μmol/L,尿素氮15mmol/L,肾脏体积严重萎缩,并呈弥漫性损伤。经进一步诊治,确诊其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王自敏仔细观察病情,又结合中医望闻问切,认为祝某的病情是脾肾两虚、胃失和降、湿热浊毒壅盛所致。首先给予六君子汤加减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止呕降浊等方药治疗。另用肾衰灌肠液1号(本院制剂)保留灌肠,每次125ml,每日两次,七天为一疗程;碳酸氢钠片,每次2片,每日三次口服。治疗半月后,患者走路已不用人搀扶,各种症状均减轻。经复查:血肌酐430μmol/L、尿素氮13mmol/L,肾脏体积较前变大,损伤部分也逐渐修复了。
王自敏遂根据病症,治法改为祛邪为主,和胃降浊、清化湿热,用黄槐温胆汤加减,另用救肾胶囊(现改为复肾降浊胶囊),每次3粒,每日两次。肾衰灌肠液停用,碳酸氢钠片继用。后多次复查,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又跟踪治疗了17年,病人病情稳定,未出任何意外。
众所周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病情严重,临床上没有特效方法,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但在王自敏的中医治疗下,病人转危为安,并已多活了17年,堪称医学界的奇迹!
王自敏的中医治肾观点
王自敏认为,慢性肾病的形成,肺、脾、肾虚损是疾病基础,水湿、湿热、瘀血是致病因素,所以她首次提出“虚、湿、浊、瘀、毒”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机的理论。
针对中医治疗肾病,她总结出了治肾八法。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二、脾肾为本、正胜邪去。三、祛除病邪、邪去正安。四、选药平和、调理阴阳。五、内外结合、综合疗法。六、师古不泥、创制新方。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八、中西结合、衷中参西。
除此之外,她还研发了治疗肾病的新方、新药。比如她研发的救肾胶囊(现改名为复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研发的肾衰灌肠液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研发的尿感冲剂(现改名为尿感颗粒)治疗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研发的黄槐温胆汤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胃肠道症状、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者,等等。
虽年逾七旬,王自敏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目前仍坚持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国医堂坐诊。几十年如一日,她兢兢业业、不断创新,对各种肾脏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都潜心研究,均有独特的疗效。比如她擅长治疗:
肾性水肿病。她认为病机有“本虚、邪实”两个方面,在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证型辨证施治,如对于外感风邪犯肺型,宜采用宣肺解表的治法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称之为关格。她认为此病由内外两大因素形成。在治疗上,要明辨正虚邪实的不同而分型论治,并根据疾病动态发展变化灵活用药。
泌尿系感染。中医又称为淋证。她认为,此病多为湿热蕴结膀胱所致,应根据证型辨证治疗。
除此之外,王自敏结合临床实际,衷中参西,在病程中适时地辅助以西药治疗,还擅长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IgA肾病、泌尿系感染等肾病及多种疑难危重病症。
王自敏医术之精、医德之高也感动着全国名老中医张磊,在为王自敏的书作序时,张磊写下了如下一段话,堪称经典——
“张景岳曰:‘医有慧眼,眼在局外;医有慧心,心在兆前;使果能洞能烛,知几知微,此而曰医。’王自敏教授就具有慧眼、慧心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