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人民日报时评,除过一些基本的用词用语及逻辑性的硬伤——比如“西医似乎成为唯一正确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最大的问题,就是认知与判断模糊,比如认为刘伟忠的“相关说法的确过于简单”,这何止是简单的问题,这是到底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儿的问题,1.4元一杯的黄花菜汤到底治愈舟曲所有灾民灾后的抑郁症了没有,没有讲,这难道只是简单的问题?还是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度?还是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媒体?
就黄花菜治疗抑郁症的问题,时评似乎是想说: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截止目前也没有一个定论,所以也没有完全准确的“药物”以治愈,但根据多次验证和传统医学的记载,黄花菜对此有一定疗效。但最终没有讲出来。黄花菜治疗抑郁症应该还有所补充:在结合黄花菜治疗过程中,还需要仔细查找造成个体抑郁症的原因,辅助以准确的心理健康医疗,双管齐下,至少会缓解病症,循序渐进,治愈应该是可能的。
时评把中医在当下市场不大的原因归结为“文化语境的缺失是中医‘抑郁’的病根,再多的黄花菜都无法治愈”。对此笔者不认可,首先即便当下,中医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民间有些老中医那里门庭若市,都很难排上队。如果说相对于西医,中医稍显“抑郁”,这根本不是文化语境的原因,而最主要是当下中医本身的问题,从医者对中医本身的钻研不够、真正的交流太少、水平不高、成果欠缺,有的中医连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里面字都不认识、解读也离题万里,还有的中医神神叨叨、装神弄鬼,这样的中医能有什么前途?
套用最高领导人的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不硬,“抑郁”就是必然的。不知道从自身找原因,把原因和责任推给社会的文化语境,这种态度,可能还得继续“抑郁”。
相对于西医,中医在精确的计算推理查证等方面有欠缺,但中医绝对不是缺乏科学的自以为是,而更讲阴阳和谐、气血调理、固本培元,相对于西医更讲化学的方法,中医更讲生物动物乃至于大自然的方法。如果说西医注重某个点的精确应对,中医则在着眼于这个“点”的同时,还注重“点”之后之上的面与整体。不仅中医,中国传统文化普遍讲整体的和谐,讲自然。西方的精确固然推动时代的进步,但也问题重重,比如物质与精神失衡的问题,世界呼唤传统中国文化出来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只要中医从业者能确实沉心静气强化医术,中医管理者能确实负责任、科学地、严肃地推扬中医,不要闭门造车,而是以开放与吸纳的眼光对待西医,至少拿西医做参照,借鉴西医科学的态度、准确的诊治,不要那么势利和浮躁,确实练好内功,即使打不通任督二脉,那中医的前途还是很光明,将来压倒西医都不一定。
本文作者邵旭峰: 青年学者、独立时政评论者。
微信公众平号:shxf95只讲真话的高地
著作《来龙去脉看中国》、《两百年中国——从19世纪中期到21世纪中期》、《世界主要社会形态及走向》。提出“人的社会的相对论”——社会是外在的社会结构(经济与政治的双螺旋线结构)与内在的思想体系(三个方面:自然、社会、“统摄”,三个层次:全民具体观念知识、抽象出来的理论思想、再抽象得到的民族精神)的双变合体。社会时政、历史文化、军事动态、国际形势等各类文章散见海内外媒体,刊载、转载,必须本人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