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杨启帆
2021年4月4日21时34分
我们将迎来“清明”节气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又称踏青节,此时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自然界草长莺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清明期间也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气候和人文因素,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最生动的描述。清明前后,昼夜温差大,环境潮湿,加上追忆先人,悲思愁绪常有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高发趋势,因此做好日常饮食起居的调护,未病先防很有必要。
湖州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内镜室主任
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名中医
吃
辛甘饮食,调肝健脾
穿
被发缓形,遵循“春捂”
住
相对冬季,晚睡早起
行
多动少静,动宜适度
清明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应顺应自然万物的生发状态,积极乐观,多去空气清新之处活动,吐故纳新。
调
寄托哀思,调节情绪
做法:黄芩6克、绿茶3克。将黄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至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燥湿、泻肺火、解毒、利尿、降压、镇静。
做法:选购新鲜鲫鱼和鲜花椒叶。首先在鱼腹内装入鲜花椒叶、葱、姜,然后稍微用油煎一下,再上锅蒸熟即可。
功效:温中健脾、燥湿解毒。
来源:湖州发布
原标题:《今日清明!湖州名中医支招你的日常调护》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