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日,联合国[微博]粮食农业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供应过剩和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打压之下,食品商品价格跌到了近六年的最低水平。
粮农组织的贸易加权食品价格指数8月间的单月跌幅创下了2008年12月以来的纪录,暴跌155.7点,至2009年4月以来仅见的水平。
该组织周四发表的声明称:“除开供应充足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因素也对指数的下跌负有责任,包括能源价格的走低,对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忧,以及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等。”
粮农组织的指数是根据五种食品商品,即谷物、植物油、乳制品、肉类和糖类的国际价格每月变化编制而成。当月,谷物价格处于2010年6月以来的新低,而奶粉、奶酪和黄油价格也都“跌幅可观”。
植物油价格跌到了2009年3月的水平,而 糖价 也下跌了,这主要该归因于巴西里亚尔贬值,以及印度将成为下一个食糖净出口国的预期。
事实上,在几大门类中,唯独肉类商品价格在当月几乎保持不变。
“国际市场的羊肉价格略有上涨,而其他类型肉类保持稳定。”粮农组织表示,“总而言之,与指数2014年8月的历史最高点相比,总体价格已经下跌了18%,猪肉和羊肉是受到影响最明显的,尽管家禽和牛肉价格同期也略有下滑。”
中国周四发布了通货膨胀数据,而其中令人惊奇的强势无疑和肉类价格的稳定有一定关系。8月间,中国消费者价格较之去年同期上涨2%,猪肉价格猛涨19.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者价格进一步下滑,进入通货紧缩区间。
周四,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中国的“有限的进口需求”——尤其是乳制品——让人们更加担心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长之痛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
许多投资者和经济学家目前都担心这个曾经的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可能遭遇硬着陆,至少,他们的年度经济增长速度肯定无法与上一个十年的两位数相提并论了。
中国之外,近期的数据似乎颇为支持联合国看空食品价格的判断。
周三,英国零售商协会发布报告成,8月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2%,只是略高于7月的0.1%。协会总干事迪克森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年度食品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上涨,但是涨幅又是微不足道……考虑到持续村在的竞争,这很可能只是长期下跌趋势中的一段小插曲。”(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