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社论]查缺补漏,不能让魏则西事件重演

[社论]查缺补漏,不能让魏则西事件重演

发布:2016-05-03 17:01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南都数字报

青年魏则西的死亡,影响已经超出家族和熟人的范畴,而是发酵上升为一起公共事件。在导致魏则西死亡的因素中,百度公司遭受的责难最多,被声讨的势头也更大。其原因在于该公司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竞价排名”:由于这一商业模式在搜索医疗机构上的使用,大量虚假广告得以登上搜索首页。投放广告的机构往往缺乏行医资质、收费不透明,许多患者因此深受其害,对其深恶痛绝。

今年1月份,百度因为贩卖血友病贴吧,一度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次魏则西死亡,又因为他在百度上搜索到了一家最终让他在治疗中迅速死亡的医院,故而再度将百度推上被舆论鞭挞的刑架。据媒体报道,魏则西事件因为影响巨大,昨天下午,国家网信办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公司,并对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进行了约谈。

约谈的结果如何,网信办、工商总局和卫计委将会出具怎样的调查报告,是否会给出相应的惩处,这些都尚未可知。不过,总体来看,百度搜索所实施的医药类机构或产品的“竞价排名”模式,引发的来自法律和道德伦理上的争议是巨大的。不少医疗、信息数据方面的专家都表示,医疗信息应该禁止“竞价排名”。即使退一步说,就算可以进行竞价排名,百度作为一个信息供给的媒介,是否有审核医疗信息的义务,这也值得讨论。参照谷歌的医疗搜索过程,且不论推广的规模、力度和形式等方面的区别,谷歌至少拥有相应的专家审核,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谷歌对虚假广告的阻止。

百度公司高居互联网公司负面评价的榜首,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积累”的惯性,处于明显的道德劣势。当然,从百度到虚假广告投放主力军莆田系,再到医院本身,一系列的因素彼此裹挟交缠,侧面也反映出监管的缺失。

仅仅用了20年左右迅速崛起的民营医院产业,莆田人占据了几乎所有份额。在这一资本群体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虚假宣传一直存在。从早期的电线杆广告,到电视、报纸广告,再到搜索引擎的推广,以及目前逐渐转向A PP和微信的营销行为,个中虚实难断。如何应对这类虚假广告、无效治疗的举报,这是工商部门和卫计委系统需要面对的难题。过往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但魏则西事件之后是否会有所改观值得关注。

涉事医院的科室对外承包,构成了权威的转移过程。事实上,2000年卫生部门就曾禁止非营利性医院中私人承包科室的行为,但由于禁止之外并没有解决医院的收益问题,因此变相的承包依旧存在。如何杜绝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当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目前,整个舆论的矛头已经非常明确。建立起一套监管失效的地图指南,通过地图指南来修复、完善和强化监管的链条,是整个事件得到妥善处理的关键。魏则西事件的公共价值,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