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关怀生命成长(3)

关怀生命成长(3)

发布:2016-03-29 07:12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开展了以建构《文化视野大课堂》为专题的课题研究。以汉语文化为背景,把语文课堂打造成一个足够广阔和自由的文化空间,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价值追求与文化意识,以母语内在的文化内

  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开展了以建构《文化视野大课堂》为专题的课题研究。以汉语文化为背景,把语文课堂打造成一个足够广阔和自由的文化空间,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价值追求与文化意识,以母语内在的文化内涵为学生打造精神的底子,建构学生的文化生命。

  在山大附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坚持这样的理念:用文化抹亮学生生命的底色,以文化奠基学生精彩的发展。我们坚持这样的语文观:对孩子进行抵达心灵的教育。我们追求培养这样的学生:具有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较高的文化修养与品位,快乐、宽容、合作,有个性善思索,具备创新的思维,同样具备批判精神的独特个体。我们追求这样的语文课堂:以“立言”来“立人”的文化视野的课堂。

  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感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沉淀下来,成为滋养其精神成长的养料。

  三、致力于幸福人生的创造:关怀教师的生命成长 

  教师的生命质量,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水平。关怀教师的生命成长,就是唤醒每位老师内心向上发展的潜在力,促使每个人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外部施加压力。

  我们致力于管理环境的优化,致力于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塑造,致力于每个人内心发展需求的满足。我深信,蕴藏在所有人的灵魂深处的价值实现感、自尊、自爱、自强心理与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学校、教师与学校将会得到共同发展。

  1、致力于以人文素养研修来提高教师生命质量

  教育是一项指向人心灵的事业。试想,如果教师心灵充满了焦虑、浮躁,呈现浅薄甚至苍白的状态,又怎能培育出一颗颗美好、丰富、饱满、滋润的心灵呢?所以,一所学校的优劣,就要看老师的灵魂,看老师的境界,看老师生命的质量。

  教育技能的培训提升的是老师们知识传授的能力和技巧,但还不能触及老师们心灵。为此我提出了“教师人文素养研修计划”,通过人文素养的研修,培养有信仰、有领导力、有生活情调、有智慧的老师,最终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力和教育自觉力。我相信,只有教师自己不断进行人生的修炼,他(她)才有可能对于教育产生一种深度的关怀。

  人文素养研修内容确定为四大课程板块:哲学、文学、史学、艺术。通过专家讲座、经典阅读、观看影视作品、人文考察、专题沙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学习、研修。我们邀请名家大师开设讲座,推荐经典名著供教师阅读。

  我们也鼓励老师积极地参与学校的科研和管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比如,实施“基于问题解决”的课题负责制,开展小课题研究。课题成果转化实施“项目负责制”,引导教师彼此合作,相互支持,将课题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

  2、致力于以差异评价的方式来促进教师生命成长

  教师与学生一样存在许多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在认真分析每一位教师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帮助教师提升“长板”,克服“短板”,为教师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平台。例如,有的教师有优秀的课堂授课素质,在外在形象、普通话、语言表达、组织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善于调动课堂气氛,而且具有较强的教材处理能力,评价方案就引导这部分教师可以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走上一条充满自信、富有课堂教学成就的道路,体现自己的价值。

  同样,针对科研型教师、管理型教师等,也制定有相应的评价要求。这样,通过研究教师发展的规律,制定适合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方案,有效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各自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评价方案还突出过程性评价,每一部分又有详细的过程性评价细则,这就通过评价引领教师把专业发展做到了细处、实处。

  3、致力于以民主管理来提高教师生命的境界

  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对话和敞亮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如果没有民主,没有充分的自由,对话无以展开,关系无以打通,交流便是空洞的存在。

  “最低限度的限制、最大程度的自由”是我们学校管理的特色。

  这一管理特色形成的前提,是我们对于教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我们认为,教师都有积极谋求专业发展的需求,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期望把工作干好,赢得领导、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要想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其不断地进行心性的修炼,重要的不是强迫、管束,而是不断改善学校的制度设计,给教师们的内在需求提供发展条件,创设温和宁静的文化氛围。

  我们崇尚自主,实施底线管理,但是自主是有条件和前提的。“底线”也有其“刚性”的一面。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各种规范性管理制度的完善,从教师备课到作业批改,从教师的考核评价到教研活动,从总务管理到班主任管理等,我们都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这些制度的目的在于:第一,突出育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第二,规范各个部门、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步调一致,首尾相顾,形成教育合力。而且,我们还把底线制度的设计放在各个部门、各教研组,由教师讨论制定相关条目。这样,制度对于教师来讲就不再是限制,而是引导、解放。

  “最低限度的限制、最大程度的自由”“ 底线管理”“最小限制”等策略,就是遵循教师发展规律之举,在彼此的尊重与信任中,使大家都有长足的进步。

  四、成果与展望 

  我相信,教育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改变既需要热情与冲动,更需要冷静与理智。把关怀作为一种信仰,实施关怀教育,需要我们心怀梦想,执着追求,更需要我们科学设计,有序推进。

  的确,关怀教育理念的种子,使得附中这棵大树越来越枝繁叶茂。它成为我们学校和教师创造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仅仅最近两年,我们的老师和学校就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奖励55人,省级奖励114人,市级奖励120人;在各类优质课评比中,获得省级优质课评比奖励的14人,市级28人;在国家省市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23篇。同时,在我们的关怀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之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电化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省级绿色学校、济南市首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济南市教学示范学校、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