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3日,结核病防治媒体宣传会在国家卫计委2号楼一层直播厅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主任王黎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中国疾控中心结控中心健康促进部主任吕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高孟秋出席会议。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为进一步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形成了“政府领导、各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在会上介绍了结核病防治工作最近的进展。
一是全国结核病疫情逐年下降。
我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排在甲乙类传染病第2位。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报告发病率由2011年的71.1/10万下降到2015年的63.4/10万, 年递降率为2.9%,高于全球1.5%的年递降水平;死亡率由2011年的3.01/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32/10万(远低于全球平均肺结核死亡率,15/10万左右),下降了23%。
二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
自1980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4个结核病防治规划。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批示。各省(区、市)均以人民政府或多部门联合发文形式印发了当地结核病防治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约7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结核病防治经费从2011年的5.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4亿元,5年共投入30.6亿元,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保障;地方政府5年间配套约33亿元。2012年,将抗结核药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且把耐多药肺结核诊疗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减轻了结核病患者的医疗负担。2013年,重新修订了《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防治工作职责,全面落实结核病预防、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及监督考核等工作。
三是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按照《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结核病防治逐步由疾控机构负责,向疾控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综合防治模式转变。目前,我国开展结核病诊疗的定点医疗机构1691家,其中350家为地市级及以上机构;1341家为区县级医疗机构(占全国县区数的47%),其余由疾控机构和结防所负责。此外,数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患者的随访管理(此项工作正逐步推开),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已覆盖所有人群。近年来,结核病检测和诊治条件不断改善,为全国近千家防治机构配备了结核病新型诊断设备,大大缩短了结核病诊断时间。2015年全国从事结防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共5.2万余人,较2011年上升了22%,有力缓解了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的不足。5年来,全国各级举办大量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各级结防人员的防治工作能力。
四是结核病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主动发现、可疑症状者筛查和密切接触者检查等综合措施,患者发现效率有所提高力度不断加大。制定并推行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不断规范诊疗服务。2015年,又将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2015年,全国共发现肺结核患者427万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160万。初诊患者查痰率由2011年的75.3%增加到2015年的82.6%,密切接触者筛查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涂阴肺结核患者完成治疗率超过93%,均实现了“十二五”规划防治目标。
五是结核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在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在东、中和西部地区的三个地市开展了结核病预防控制综合模式探索。主要内容包括使用新的诊断技术,缩短诊断时间;通过医保、民政等多渠道的筹资,使普通肺结核患者诊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0%,耐多药患者超过90%;探索支付防治方式改革和创新,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诊断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发现转诊患者和服药管理、疾控机构主要负责流行病调查、预防控制和信息管理等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在提高结核病诊疗管理服务质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结核病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预期效果,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今后将在3-4个省推广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经验,鼓励其他省份选择部分地市同时开展综合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六是重点人群防控工作不断加强。
加大学校结核病筛查和督导力度,,2015年全国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3.4万例,与较2011年相比,下降了29%。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结核病筛查率由2011年的56.5%提高至2015年的99%。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全球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全国70%的地(市)开展了耐多药肺结核诊治工作。
七是大力开展结核病宣传,全民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契机,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多样、针对不同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2012年开始,开展了“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约46万名志愿者参与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传播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开展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分别在新浪、腾讯开通了结核病防治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社区医生、居委/村委会人员定期入户面对面宣传,与不定期现场宣传活动相结合,居民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2015年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74%,比2010年提高了30%。
虽然近些年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面临着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疾病负担较重、医疗保障有待提高、公众关注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与挑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将出台结核病“十三五”防治规划。国家卫生计生委将联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结核病防治政策和措施,开展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试点工作;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做好基层结核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查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