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宝宝接种疫苗反应比较大。广州日报记者 轩慧摄(资料图片)
医生称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烧等轻微反应不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 家长无需过于紧张
近日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后,对于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即使官方多次澄清,父母内心仍疑虑重重。
而在宝宝所有接种的一类二类疫苗中,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作为二类自费疫苗,往往因有效保护率不高且保护期只有一年,被家长拒绝接种。在“问题疫苗”事件后,更多爸爸妈妈们表示,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等二类疫苗,能不用就不用。
那么,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真的可以不用接种吗?“问题疫苗”事件后,如果宝宝接种后出现了发烧等不良反应,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判断和应对?
案例: 打疫苗后高热 之后发现乃感冒所致
很多做过功课的爸爸妈妈们都知道,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热(体温38℃以下)、烦躁或食欲不振等表现,属于“不必担心”的轻微反应,一般72小时内会自动消失。那么怎样的不良反应需要特别关注呢?
家住福田侨香路的王女士,上周二带宝宝胖秋接种了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后,12小时内开始低热,周三到周四发烧一直反复,体温一度达到了39.5℃,并非疫苗说明书所述的低热不良反应。面对突发情况,王女士也有些慌了。发高烧是否属于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反应?孩子接种的疫苗有没有问题?发烧到第四天,王女士选择去医院就诊。
“除了发烧和嗓子有点红,没有其他症状,在家多喝水,多泡澡,密切观察和护理就可以了。”港大深圳医院的医生判断,胖秋的发热可能并非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更有可能是感冒。后来也果然如医生所说,多补液和物理降温后,胖秋完全退烧了。
“其实有时候仅仅是发烧,没有其他不适,孩子精神也好,家长没必要来医院。一般感冒发烧也需要5到7天康复,来医院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港大深圳医院医生表示,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一般两三天内会自行消退,家长应理性判断。
防轮状病毒打疫苗最有效
轮状病毒腹泻又称“秋季腹泻”,是婴幼儿腹泻的“祸首”,因“秋季”二字让很多人误以为只有秋季才高发,因此错过了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时机。医生指出轮状病毒其实一年四季都要防,家长尤其要注意预防与孩子之间的交叉感染。
轮状病毒腹泻来势凶猛,还伴有高热、呕吐等症状,容易造成婴幼儿脱水,严重者可出现合并脑炎、肠出血或心肌炎危及生命。由于该病毒感染途径包括了呼吸道和消化道,因此生活中预防非常难。
记者了解到,轮状病毒疫苗是口服疫苗,可以预防因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有效保护率达73.72%,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或减轻发作后疾病程度。保护期最长不超过一年半,因此最好每年接种一次。
“过来人”有话说:疫苗该打还得打
接种轮状病毒到底有没有必要?家住南山学府路的苏先生一家,上周就遭到了轮状病毒的“袭击”。2岁的宝宝俊俊患上轮状病毒腹泻三天后,传染给了爸爸。“孩子接种过疫苗,一天拉个5、6次,也还能挺住。我一天拉了20次,严重脱水,半夜直接被救护车拖进医院了。”苏先生说。
“由于疫苗事件,胖秋口服轮状疫苗发烧后,听得最多的就是明明二类可打可不打,你为什么还要打。”王女士对记者表示:“我的考虑是,一个是接种疫苗后降低患病风险和发病症状,一个是偶有可能产生的发热等副反应,两害相较取其轻,在不确定孩子体内是否已产生抗体的前提下,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选。”
健康提醒:轻微反应不需处理
来自福田区中医院的潘医生告诉记者,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8到72小时内偶有低热、呕吐、腹泻等轻微反应,皆为一次性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对症治疗,不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发烧,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千万不要使用抗生素。(记者阮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