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1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刊文称,非侵入性的产检方式有重大突破,台湾“土博士”出身的洛杉矶加大分子药理系(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Medical Pharmacology)教授曾宪荣带领的实验室,与台湾一医院团队及“中研院”团队合作,研发出非侵入性“魔鬼毡”技术取代侵入性高的产检方式,捕捉母血中的完整胎儿细胞,突破抽血分析只能做到筛检的限制,达到确诊胎儿疾病的目标。
此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期刊(ACS Nano)。随着妇女怀孕年纪逐渐增加,产检重要性不言可喻。由于目前的羊膜穿刺与绒毛膜采样等产检诊断方式都是侵入性,近年许多科学家致力研究非侵入性的方式,降低对胎儿造成伤害的可能,如抽母血分析其中含有的微量胎儿DNA碎片。
曾宪荣表示,这种方式虽属于非侵入性,但因是使用DNA碎片,且可能混到妈妈的基因碎片,需要用数学方式拼凑出更完整信息,因此猜测成份居多,最多只能做到筛检,很难达到诊断。
曾宪荣团队研发的方式,则是使用已在癌症诊断中进入临床实验的“热反应性纳米魔鬼毡纯化系统”(Thermoresponsive NanoVelcro purification system),捕捉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同样概念应用在捕捉母血内含有的微量的胎儿滋养层细胞(Fetal Trophoblast)。曾宪荣表示,由于捕捉的是完整细胞,胎儿基因信息完整,免除猜测成分,成功做到完整诊断。
曾宪荣表示,早在2011年就开始研发此技术,新技术的挑战主要是正常母血中胎儿的细胞数量十分稀少,一毫升血液中仅有最多三颗胎儿细胞,比例相当于十几亿人口中寻找一个枪击要犯,因此十分挑战“热反应性纳米魔鬼毡纯化系统”的敏感度。
下一步则是要找出克服方式,以达到量产成为普及的产检方式。此技术若将来能获推广,准妈妈族群可免于接受侵入性产前检查的风险与恐惧,促使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向前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