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两种“体态

两种“体态

发布:2018-01-23 06:21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梁修飞、张琪颈椎病是最常见的体态病1.颈椎病:现代人首当其冲的“体态

  莫名其妙的胸闷呼吸痛,原来不是心脏病,只因“坐没坐相”;肠胃总是不舒服,原来跟颈椎病相关……这些不良体态引起的身体慢性疼痛和相关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解放军广州总医院157分院疼痛科主任张绍杰提醒,体态不仅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和气场,也跟健康息息相关。不良体态最容易引起颈椎病、胸椎小关节紊乱、腰痛、腰椎间盘突出以及膝关节炎、肩周炎等。而颈椎病、胸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一些相关症状最容易被误诊。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梁修飞、张琪

  颈椎病是最常见的体态病

  1.颈椎病:

  现代人首当其冲的“体态病”就在颈椎。人体通过颈部的神经、血管非常多,颈椎病会有很多症状表现,除了直接的肩颈疼痛、头晕等,还可能引起胃食管反流、胃部不适、血压波动等内科疾病。据不完全统计,临床上有近百种症状与颈椎病相关,而这些症状有的表面看上去与颈椎不怎么相关,患者往往容易“看错病”而不能对症治疗。

  2.胸椎小关节紊乱:

  活动体位不当或经常性疲劳导致局部软组织僵硬,会导致胸椎小关节紊乱。如胸四节段小关节紊乱,可能会引起心脏问题;有的患者出现“心疼”、胸闷气短症状,反复查心电图却没发现问题,呼吸专科检查肺部功能也没问题,长时间受到疼痛困扰却未能查因,症结就在于胸椎小关节。诊断清楚后进行关节复位或其他调衡治疗,比如推拿、针灸等,都能使症状缓解。

  这些体态习惯要改

  “葛优躺”:别看舒服,其实很影响健康。长时间半躺在松软的沙发上,容易引起胸椎曲度改变,导致胸椎小关节紊乱,引发心脏疼、胸闷、肠胃不适等症状;再加上一般这个坐姿都是在看电视,头部前勾,也会引起颈部肌肉紧张,加重颈椎曲度改变、颈背部肌肉紧张,引起疼痛。

  高跟鞋:高跟鞋是大部分女性的最爱,然而就健康而言,长时间穿着高跟鞋也不是良好的生活体态。穿上高跟鞋,身体立即前倾,小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为了维持平衡,臀部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会产生代偿作用,来增强人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骨盆前倾,看上去翘臀很美,实际上高跟鞋一脱,臀部依然是松垮下垂的,甚至程度更甚。更重要的是,骨盆前倾会引起很多女性疾病,比如月经紊乱、子宫肌瘤、不孕等。

  久坐:有研究表明,脊柱的压力与体位关系很大。如果说腰椎压力在站立位为1,那么卧位时腰椎所承受的压力仅有站位的25%;坐姿是150%;坐下前倾是200%。对于已经有脊椎疾病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能躺不站,能站不坐”。

  长时间伏案工作,固定一个坐姿,不但脊柱承受巨大压力,还会引起臀大肌向心收缩导致松软无力;同时腰大肌、髂腰肌等肌肉群也处于离心收缩的无力状态;这两组肌肉的无力对髋关节的活动影响很大——比如走路提腿要用到臀大肌,如果臀大肌无力,提腿动作需要股四头肌代偿,收缩状态导致髌骨上拉移位,膝关节的髌骨软化症、膝关节炎就和腰大肌臀大肌的无力有很大关系。

  预防基本原则:勤换“姿势”

  张绍杰介绍,预防和缓解不良体态引起的疼痛十分简单,那就是保持同一姿势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至45分钟。学校课堂时间一般设置为45分钟是有科学依据的,“课间操”时间就是要用来改变固定姿态,活动活动身体;开长途车的司机,行驶一段时间后停车下来,检查一下轮胎,做做弯腰、扭腰动作,有利安全驾驶的同时也有利健康,对脊柱保障有很好的作用。

  平时还要注意端正坐姿站姿,传统说的“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是很好的参照。在疼痛缓解的状态下,可以适当加强运动锻炼,游泳、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练习瑜伽等,都是很好的纠正体态预防疼痛的途径。

  相关链接:

  多练“站桩”精神好

  长期伏案工作,最好每隔40分钟起身练习“站桩”,也可以利用接电话、看资料等时间做,短短几分钟,就能让颈椎和脊椎得到良好的拉伸,血液循环通畅。一蹲一起,肌肉从紧张到松弛,就像做了一次全身的肌肉按摩,有效锻炼腰背肌、股四头肌,有助于保持人体的稳定性和耐力,还能保护膝关节、缓解衰老、塑形健身,提高工作效率。站桩时呼吸深度加深,有利于肺部健康,可谓是“一举多得”的运动。

  “站桩”类似于半蹲,其动作要领是: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双手抬平放于体前;身体慢慢匀速屈膝下蹲;膝关节微屈即可,打开130度~135度,其位置不要超过脚尖;保持自然、均匀呼吸。整套动作要求躯干尽量保持笔直伸展的状态,臀部向身后微微撅起,起身时要尽量缓慢。站桩练习要循序渐进,每次保持的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尽可能地延长至3~5分钟。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借物蹲,用自己的背部、腰骶部倚靠在墙上,或是手握着栏杆,借以分散身体重量,使下蹲训练变得容易进行。

  (摘自《大众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