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气候变化与疾病的N种关系

气候变化与疾病的N种关系

发布:2016-01-02 05:49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气候变化与疾病的N种关系,气候变化 肠道传染病 湿度

老习惯,每次换季,意味着大气环流发生了一定质量的变化,天气变冷,空气干燥,昼夜温差拉大……

天空深处正在发生着变化,那么,生活在天空下的我们呢?

来看看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吧。

(张文华/文)

过低的湿度易滋生病菌

秋天啦,两个字,干燥。

所谓的秋高气爽,另一层意思就是:湿度太低啦。

当湿度过低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粘膜受到刺激,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病症,你的皮肤也会各种不在状态,容易过敏或缺水等等。

此外,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科学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

嗯,38%,秋冬季杭州湿度最小的时候,还曾经跌到过20%,惨不忍睹啊,所以,有时候生病,还真心不是你的体质问题,是老天爷不给力啊。

这个时候,加湿器可以用起来了。

被子也要趁天气好的时候多晒晒。

为什么要常晒被褥?

先扯点温度的事儿,据说被窝温度在32℃-34℃时,我们最易入睡。

被窝内相对湿度呢,最好保持在50%~60%。

鉴于人体睡眠时要排出汗液,被窝内的湿度就飙升上去了,所以就得经常晾晒,把湿度降下来,懂不?

顺带来点儿阳光的香气(有种说法说那是螨虫烘烤的气味),不是很好吗?

传染病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传染病这玩意儿,跟气候条件绝对息息相关。

像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我国多地爆发大规模SARS疫情,气象学家呢,做了很多流行病传播与天气气候条件相关性的研究,对北京和香港SARS传播与气象特征的研究表明,当日最高气温达到19℃时SARS开始流行,上升到24℃左右时发病率最高,超过29℃时趋于消亡。

北京和香港SARS酝酿发展期开始前后,都有一次明显的冷空气活动,高发期两地共出现了3次较强的冷空气侵袭。

再举个近点儿的例子,2014年2月开始肆虐整个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死亡率高达56%,听着好吓人呀。

而据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气象卫星数据分析,埃博拉疫情爆发与极度气象干旱后的暴雨相关。

早在2002年发表在《journal of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的研究表明,非洲热带地区干湿条件突变,与1994年到1996年埃博拉疫情爆发存在相关性。

气象狗随便说两个,吓唬吓唬大家啊:通过海平面升高引起的人口迁移,会导致传染病和心理疾病的增加;空气质量变差,会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增多……

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尤其是虫媒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病毒性脑炎和登革热等)的传播过程。

地球人都关心全球趋暖,可大家知道海平面和海表面温度上升,会增加经水传播疾病(例如霍乱和贝类水产品中毒)的发病率么?

霍乱病毒在温水中能够更加旺盛地生长,霍乱的发生与海洋平面温度上升有很大的相关性。

科学和卫生组织经过研究,一直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气候变暖可能会扩大某些借助水和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范围。

气象学家们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气候变化将可能干扰地区的天气形式和生态平衡,从而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多方面影响。

呼吸道和皮肤最易受气候影响

天冷了,是不是觉得肠胃就不听话了?

这小破肠胃啊,还真是娇贵,一旦换季,你不好好待它,它马上作死给你看。

也就是说,很多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都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增加,气候变化与肠道传染病的关系,这几年越来越受关注了。

目前的研究显示,温度和湿度,可以直接影响病原体的繁殖及在环境中的生存时间。

降雨(尤其是强降雨量)可增加饮用水被污染的频率和受污染程度,气候变化可影响水的来源及卫生状况,水的短缺会增加人们使用污染水源的可能性。

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增加。

这也是台风过后,受灾严重的地区,一定要叮嘱大家注意饮用水安全的原因。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简称AR),全球发病率在20%-30%,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一开始,气象狗总觉得,咋身边这么多人感冒呢,鼻子一抽一抽的?

等餐巾纸递过去,人家跟我说:呃,不好意思,不是感冒,是鼻炎……

国内的气象官方微博里,目前气象狗看到的,是北京市气象局有花粉过敏指数。

准不准那是另说,据说被某些气象公众号狠狠挑刺儿了,可好歹人家出了这个指数,还是要表扬一下。

就北京海淀区 2000-2002年4-9月各周平均日花粉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空气花粉浓度在春季(4月1日-6月16日)和夏秋季(7月15日- 9月30日),均出现了高峰——看,也是换季的时候。

另一个研究表明,2007年至2010年,北京地区花粉、尘螨、真菌和动物毛过敏的AR患者中,尘螨过敏AR患者7-10月发病数都比较高。

2007至2010年,某节气气象要素与隔节气AR患者发病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70。

啥意思啊?

这表明某节气的气温越高、水汽含量越大、大气压强越小时,越有利于后期各种AR变应原生存。

看不懂没关系,只要知道AR发病绝对和气候有关就行了:AR发病与前一个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水汽压、平均露点温度相关分析资料显示,可以利用平均气温和平均水汽压建立统计预报方程,预测未来1个月的AR发病趋势。

皮肤病也搁这里头一块儿说了吧。

皮肤病患者的发病及其症状加重或减轻,与气候的冷热变化、季节变化,甚至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像荨麻疹患者,有的是遇到寒冷的气候环境发病,皮肤瘙痒起风团样皮疹,到了温暖的气候环境或睡入被窝内,皮疹就消退不痒;有的患者是遇到热的气候环境发病,皮肤瘙痒起风团样皮疹,一到凉爽的气候环境中,皮疹即消退不痒;也有的患者是遇到冷的气候发病,进入温暖的环境则症状减轻,但即使继续留在温暖环境中,皮疹也不能完全消退。

一般来说,皮肤病就医高峰出现在秋冬季节。

秋天凉爽啊,人体出汗较少,有利于药物的涂抹、吸收,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对于治疗真菌类皮肤病如脚气、头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等皮肤病,更是相当合适。

首先要感谢干燥的天气,这样能更好地消灭真菌,对于外敷药物治疗以及护理时减少感染都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