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谣言又侵占了朋友圈:“三伏天心脏病患者不吃心血管药物,否则会对身体产生害处。”
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少患者竟然信以为真,擅自停药,结果导致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的人数大大增加,有不少人因此有生命危险。
遇到这种擅自停药的患者,医生也很着急,拼了命地通过各大媒体发辟谣的文章。医生说了:因为三伏天天气炎热,其实是一年中心梗的第二高发期。
在高发期让人停药,那还不是要人命的谣言吗!?
因谣言送掉性命,实在令人惋惜。是他们不在乎生命健康吗?不是。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太在意,甚至在意到失去理智。
有一位古代哲人说过:“谣言会把人们所恐惧的敌方军力增加一倍,正像回声会把一句话化成两句话一样。”
而吊诡的是,越是涉及到生命危险的谣言,信众也就越多。
例如,用福尔马林浸泡的烤肉、塑料大米还有可乐杀精之类。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不会拿自己的子孙后代开玩笑。不就是不喝可乐么?跟断子绝孙比起来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生命威胁下,谣言简直势如破竹。
【制止谣言?“智者”也无能为力】
在知乎上看到的真人真事,主角是一位主任医生:
所在的科室全国排名前列,无数患者一号难求。手下的医生全部博士,均有专业深造的经历,可是说是智商非常牛掰的一群人了。
一天,主任医生在自己的家人群里,随手转发了一则消息:
“武汉市防疫局宣布:昨天凌晨二点二十一分,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死亡,年龄21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隔离。据悉此女是在市场买草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发觉呕吐头晕送院,中央13套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鱼肉、酸菜,特别是草鱼做的酸菜鱼、水煮鱼,因武汉市121个鱼塘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
底下人纷纷回复:
“天呐太可怕了,我昨天还给儿子吃鱼呢”
“是呀,这个月再也不能吃鱼了”
“感谢提醒,以后再也不能给孩子吃鱼了”
……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这个“SB250”怎么看怎么别扭,鉴于结论不太文雅,请各位自行联想。
其实,这个谣言我还见过许多其他版本的,无非就是把“武汉”换成了“河北”,把“年轻女性”换成了“孕妇”。当时还有网友贴心地贴出了各个版本的对比表:
按说高学历的人群,智商一定没问题,但他们在某种情况下,也确实是“信谣”、“传谣”群体的中坚力量。连大医院的医生都转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么?即便那个“SB250病毒”看上去是如此的怪异。
1947年,心理学家Allport和Postman给出了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
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他们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
在现代社会,信息流通如此的迅速之下,任何资讯都很容易像“水过鸭背”那样流走。而一个成功的谣言,要将这两个条件系数增加到最大值,并不是靠运气,更多的,其实是精心的策划。
曾经,谣言的定义是指对真相的扭曲;现在的网络谣言,多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扭曲”了,而是凭空产生的,根本找不到原始的真相。
换句话说,现在的谣言,多数是“造谣者”精心设计的陷阱。
而一般来说,制造谣言的动机,真的都不难理解。当谣言有了某些“商业”属性后,传播起来往往是一发不可收拾的。
因此,面对那些精心策划的陷阱时,岂是“智者”的几句良言就可以破解掉的。
【负面情绪,是谣言的传播的温床】
在破解谣言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谣言的产生。想要设计一个“陷阱”,以下几大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01
硬相关性
例如,如果是发生在你家附近的事,你一定格外上心;对于父母们来说,关系到孩子健康的事情,就会格外敏感。只要你还在社会中生活,这种相关性是躲也躲不掉的。
02
惨痛后果
谣言的后果多半与伤残、死亡甚至倾家荡产联系在一起,总之以“惨”为终极效果,让人望而生畏,不敢为此但任何风险。
03
权威背书
谣言里会时不时写个央视报道来增加信息的说服力,像某些无良商家,甚至会把“自家老总”与名人的合影搞出来,具体案例请参考几年前随处可见的“奥巴马合影”。
这里也就是说,官方的公信力是十分重要的,有一句不太好听话直接说了:官谣比民谣更为可怕。
04
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