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2)
健康养生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2)

发布:2018-11-15 06:28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类似于“救救孩子”、“转发给你爱的人”、“预防大于治疗”之类的话语,就是此类要素的代表。他们旨在煽动起人们的恐慌情绪,使其本着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管他真假转了再说” 的原则,最终实现“传谣”的过

类似于“救救孩子”、“转发给你爱的人”、“预防大于治疗”之类的话语,就是此类要素的代表。他们旨在煽动起人们的恐慌情绪,使其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管他真假转了再说”的原则,最终实现“传谣”的过程。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

桃子和西瓜一起吃居然致命?

按这个标准来说,上面的几个案例,都完全符合以上个要素:本地事件、死亡的后果、防疫局背书、发给你关心的人。

这都是优秀的“陷阱”。

而从上面的4个元素来看,谣言普遍利用的,是人的恐惧心理——再聪明和智商高的人,也会有对未知事物有所恐惧的时候。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

SBitch?这是一个比sb250更搞笑的病毒

恐惧,是人类本能的一种情感,像爱恨情仇一样。在进化心理学来看,恐惧让人类能够在大自然的竞争中,懂得未雨绸缪,趋吉避凶;而在政治学上来看,人类对混乱的恐惧,导致了社会秩序、国家的诞生。

劳伦·奥利弗的《忽然七日》里有这样一句话:“谣言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它有可能发生。”未必人人都贪心不足,但一定人人都恐惧灾难。比起获得,人们普遍更害怕失去。

不过,事实上谣言利用的,并不止是“恐惧”这样一种情绪。

【辟谣,看似在“说理”,实则是“谈情”】

说起辟谣,相信很多人都有十分惨痛的经历。因为,辟谣这种举动的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

举一个化妆品的例子,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告诉媳妇胶原蛋白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有一个答案可以说是十分耿直了: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

“玄学”真的不是开玩笑,像用黄瓜片敷脸,柠檬水美白之类的“小妙招”,将其奉为圭臬的女性大有人在。如果真有老公认真地跟自家媳妇科普,多半只会换来这句话:“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连这点钱都不愿意给我花?你是不是看上别人了!”

好吧,跟“连环夺命问”比起来,媳妇愿意啃猪蹄就啃吧,反正自己不用挨骂。在护肤、养生和星座算命这样的领域,类似的谣言还有很多,但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起效,人们就会去尝试,越是玄乎的领域越是如此。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

你会发现,辟谣还真的不止是科普相关知识,然后让人感到安心这么简单。

对于许多辟谣斗士来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往往是:

我给你发一个“别吃塑料大米了”的消息,那是关心你;我要是告诉你,你刚刚转发的“塑料大米”文章是假的,那就等于骂你蠢,只有我最清醒。

当晚辈给长辈辟谣时,会尤其体验到这种“强烈的自尊心”导致的抵触。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

男子心梗猝死,竟因一条朋友圈!养生谣言会杀人!

我们大家都知道,颠覆已接受的观念远比接受新观念要困难得多。当“先入为主”的想法,正好戳中了接受者的痛点时(例如生死),就会极其难以根除。人都是惜命的、傲慢的、不轻易认错的。

心理学专家熊希灵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个恶性循环:“出于热心在群里分享了一条消息→被其他人无情打脸→感到被社会排斥(拒绝)→开始怀疑人生→更加相信各种充满阴谋论断的谣言”。

因此,被辟谣后的受挫败感,也是谣言赖以利用的其中一种负面情绪,俗语说的就是:死要面子

据熊希灵的分析,这种受挫败感在年纪大的长辈中尤为突出,一来是他们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加上退休后远离社会,对自己和他人的操控能力都会变差,同时,他人对自己德高望重的期待也产生了压力。

这时,要是一个年轻后辈在众人面前公开质疑他所转发的一条消息,就很容易产生极强的反感。因为,你让他没面子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心理!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在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年老后却变成了到处转发朋友圈谣言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老了头脑变笨了,而是因为情绪与心理在作怪。

这就是为什么,连高智商人群也会时不时掉入骗子的陷阱——不是因为智商不够,而是人很容易被各种情绪,如亲情、自尊心、面子等等冲昏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