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阴道保健 > > “回南天”保健让湿气无机可乘

“回南天”保健让湿气无机可乘

发布:2016-11-09 15:23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回南天”保健让湿气无机可乘 三月天,孩儿面,乍暖还寒,阴晴不定。不仅空气中潮湿得能拧出水来,我们体内也是湿气十足。这种潮湿的“回南天”适合细菌的生长

[导读]三月天,孩儿面,乍暖还寒,阴晴不定。不仅空气中潮湿得能拧出水来,我们体内也是湿气十足。这种潮湿的“回南天”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容易引发一系列疾病,这在中医中是一种“湿邪”。

我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关注“回南天”里如何养生——

●“回南天”气候特点

1.潮湿、粘腻、阴晴不定

2.风速小,粉尘多,容易滋生细菌

3.晴朗的日子紫外线已达中等强度

●“回南天”滋事种种

1.湿重阻气血循环,关节病、肌肉疼痛加重

2.病毒细菌活跃,要防急性胃肠炎

3.又湿又闷,老人备受考验4.病原体感染多,慎防阴道炎

关节和肌肉湿重阻气血循环,少动易增病痛

“一些长期患有关节炎的市民,尤其是老人,对‘回南天’”比天气预报还要灵验。”张欢琦说,90%的关节炎病人对气候变化敏感。空气中的湿度上升,可使关节肿胀、疼痛加重,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关节疾患。

“中医认为,这个时节的关节病、肌肉疼痛是跟湿邪加重引起的。”张欢琦解释说,春天虽然自然界和人体内的阳气开始逐渐回升,但当“回南天”一到,湿度过高、阴气过重,人体的血液循环更受影响。不爱运动且日常工作生活要久坐、伏案的人群,颈椎、腰椎和四肢的关节更容易觉得沉重乏力,甚至周身不舒畅,这是湿邪侵犯人体的明显症状。

对策:

首先是注意防湿,如果居住或工作的环境比较潮湿,要注意做好防潮工作,例如,浓雾天气时要关好门窗等;“除了用各种办法尽量保持居所和工作环境的干爽外,每天最好抽一个小时左右做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周身气血的流畅,通则不痛。”张欢琦建议,有明显湿重症状者,可尝试到正规的医疗场所拔火罐或做温针(将艾段套在针灸的针柄上烧)治疗;第二是使用饮食调理,可以在煲汤时适当加入一些药材,如薏米、木棉花、云苓、淮山、扁豆、莲子、苍术等;另外在乍暖还寒、阴晴不定的季节尤其应注意保暖。

受访专家/东乡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欢琦

心血管又湿又闷,老人备受考验

“回南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血管收缩强烈,造成血压强烈地波动,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免疫力下降,阴湿天气里异常活跃的病毒、病菌等微生物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此外,由于春天人们户外活动较冬天明显增多,血管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都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作。胡春松表示:“‘回南天’地面潮湿、路面不平或有障碍物以及天气阴暗看不清路,老人容易跌倒。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小心。因为,糖尿病患者通常患有末梢神经损伤,对于脚底接触物不敏感;而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发作时难以预见,在活动时心里负担较重,分散注意力,也增加了身体的不稳定性。”

对策:

1.定期随访和随诊:医患双方应进行有效的诊室随诊,上门家庭随访或者电话、手机短信随访,及时了解心血管病情变化和各种药物治疗效果。

2.定期全面或针对性检查:当出现细微症状变化时,例如心悸、胸闷、头痛、晕眩、呕吐等,患者应及时看医生。

3.控制原有疾病、新发病例及危险因子:春季心血管病高发,大部分为旧病复发,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发作,也有新发病例,例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既要加强预防,有效防止旧病复发,又要及时治疗新发病例,防止病情发展或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

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研究表明,不良生活方式(如上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或冠心病等的重要原因或诱因。

5.对抗性治疗:针对原有症状或新发症状,给予及时治疗。例如,感冒、咳嗽、发热等对症治疗,避免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病情。外出活动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盒。

受访专家/南昌大学医学院门诊部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春松

消化系统病毒细菌活跃,要防急性胃肠炎

“回南天一来,空气十分潮湿,细菌、真菌、花粉、病毒、尘螨、霉菌繁殖迅速,是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而慢性支气管炎首当其冲。”邓清水介绍,潮湿的天气还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等胃肠道疾病。“最近消化科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比平常增加15%左右。”邓清水提醒说,隔夜的饭菜最好不要吃,再吃时就易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有的人认为剩菜剩饭经过加热,就可以将细菌完全杀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通过100℃的高温可杀灭剩菜中大部分的致病菌,但若存放的时间太长,菜中的细菌可释放出毒素,就是再怎么加热,也可能无能为力了。

对策:

一、很“潮”的天气里,要避免到户外活动,否则,一旦感冒,病程会较长。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不可在出汗时吹风,谨防外邪侵袭机体。

二、饮食方面多吃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吃高热量、高脂肪、煎炸的食物。湿气太重,身体条件许可的人,也可适当吃些辣椒,帮助消化,增加食欲,从而有助预防在潮湿的时候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的现象。

邓清水说,在潮湿的季节,若感觉自己有湿邪入侵的症状,如精神不振,头晕困倦、上腹闷胀、下腹隐痛等症状,可用藿香、茵陈、紫苏、土茯苓、苡仁等煲骨头汤或单独煲水饮,对祛湿有较好的功效,在此提供几个食疗祛湿汤谱。

1.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脷)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脷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2.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3.清热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4.鹌鹑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受访专家/江西中寰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邓清水

皮肤妇科疾病多发,女性应防阴道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