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2日22时21分,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空气也逐渐干燥,大家要随着季节的变化,适当调整养生方法。秋分养生保健,身体的3个部位一定要小心呵护。
中秋之后,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秋分之后,天气将逐渐变冷,空气也愈加干燥,寒冷的深秋也将逐渐靠近。“春捂秋冻”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抗寒能力,但是这是相对而言的,一些年轻人、身强力壮之人,添加衣物的时候可以晚点,但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则要注意分寸,要注意保护身体。专家提醒,即使正常的秋冻,有三个“禁地”——头、肚脐、脚也是要严加保护的。
1、秋分养生需护“头”
俗话说,“寒从脚起,热从头散”。头为一身之主宰,人体手、足的阳经都在头部会聚,若头部被寒气入侵,体内阳气便容易走散,从而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症。
秋分之后气温明显降低,早晚气温低时要注意保护头部,体质差者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受风而引发头痛、发热等身体不适。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更需要注意头部的保暖,避免引发高血压、急性心梗、中风等。
2、秋分养生需护“腹”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之后,昼夜温差明显加大,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夜间睡觉一定要盖好被子、穿长衣长裤入睡,以免寒气入侵,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此外,白天也不宜再穿过于暴露的衣服,饮食上要少吃寒凉食物,多喝热水等。经常在肚脐热敷有助于驱寒助阳。
3、秋分养生需护“足”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秋分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白天不宜继续穿着凉鞋、人字拖等,容易使双脚受凉,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睡前泡泡脚、并适当按摩脚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温暖身体。
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就上东方天气网,东方网旗下的天气网为您提供全国天气预报以及国际天气预报查询,帮您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和空气质量,方便安排日常生活和旅游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