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1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部位保健 > > 江苏省人民政府 重点工作进展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省政府2018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上半年进展情况的报告(2)

江苏省人民政府 重点工作进展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省政府2018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上半年进展情况的报告(2)

发布:2021-08-01 19:37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三)关于“确保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类、备案类生产企业检查全覆盖”。全省各地按照省局统一工作部署,加大对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类、备案类生产相关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是摸清底数,为开展针对性检查奠定基� J【肿

(三)关于“确保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类、备案类生产企业检查全覆盖”。全省各地按照省局统一工作部署,加大对保健食品委托加工类、备案类生产相关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是摸清底数,为开展针对性检查奠定基础。省局组织各地对保健食品受委托企业和保健食品备案类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经统计,目前全省共有70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涉及委托生产,占生产企业总数的64%;共有生产备案类产品的生产企业15家,占生产企业总数的14%,涉及备案类产品66个。二是座谈研讨,制定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在多次研讨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地对工作方案的意见建议。5月,正式印发了《2018年保健食品委托加工和备案类产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检查内容、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三是部署实施,确保完成上半年既定目标。各地通过日常监督检查、飞行检查、证后检查以及风险隐患排查督查等方式,对辖区内相关企业开展检查。目前,全省已完成对50%以上相关生产企业的检查。

三、对第96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

第96项的工作目标为“将2200家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成餐饮质量示范街(区)30条、示范店3000家,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一)关于“将2200家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我局积极部署相关工作,按照“企业第一责任主体,政府监督指导,消费者社会共治”的原则,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一是明确全年任务目标。下发《关于推进2018年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通知》和《关于上报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生产企业覆盖比例和开展沙盘演练的通知》,明确各设区市全年目标任务和建设进度。二是组织参加首届数字中国展览。 4月,江苏省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被省发改委和省网信办选为全国首届“数字中国”展览参展项目之一。省局朱勤虎局长、王越副局长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参展方案,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江苏食药监力量。三是持续推进系统建设。完成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相关培训,组织上报并汇总参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使用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的生产经营企业共2397家,其中生产企业1680家、流通企业292家,餐饮企业425家,达到2200家的年度工作目标。

(二)关于“建成餐饮质量示范街(区)30条、示范店3000家,保证舌尖上的安全”。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8年江苏省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区)和示范店(食堂)建设工作的通知》,研究探讨评价申请、初评推荐、综合评议、命名、动态管理等评价程序具体规定。组织起草了《江苏省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区)和示范店(食堂)建设标准》,提出具体建设标准。省局就通知内容和建设标准,征求各设区市局意见建议,并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具体建设目标。截至6月底,示范建设标准及相关评价管理规定文件稿已进入发文程序。

四、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打算

通过此次省政府重点工作自查以及省局大督查、大排查、大落实集中行动发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食品药品非法添加、违法违规宣传等问题时有发生,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仍需加强;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广告发布渠道隐蔽性强,监管手段特别是基层监管人员的调查取证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许可审批、监管整治、违法违规案件信息互通共享渠道尚不完全顺畅,跨地区跨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基层同志发现问题能力和查办食品药品违法案件的决心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自查为契机,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进展,扎实部署下半年各项任务,重点做好“三个强化、三个落实”。

一是强化督查考核,落实工作责任。我们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等规定全面梳理纳入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省局大督查、大排查、大落实集中行动成效,全面总结回顾上半年工作,并通过即将召开的全系统半年工作座谈会,通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推动监管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强化风险意识,落实问题整改。进一步强化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治理,继续深入开展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食用农产品“一非两超”、疫苗、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突出问题和突出风险的排查整治,确保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热点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督促各地及时跟踪查办群众投诉举报、日常监管、飞行检查等工作中发现的涉嫌违法线索,完善信息通报衔接和违法犯罪案件移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通过完善生产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三是强化底线思维,落实全年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中心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局全年工作任务安排,按序时进度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守住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底线。继续抓好日常监管、飞行检查、跟踪检查等常规工作,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深挖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深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创新,持续释放市场活力;继续保持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净化市场环境;拓宽群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渠道,营造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