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是将某些可能改善健康作用的成分加以提纯,制成的含有较高浓度的食品。本质上来说,它只是一种也许可能有改善健康作用的食品,绝不能将其等同于药品。由于对这些所谓有效成分的科学验证和临床实验还非常缺乏,对于保健品的食用,还是要采取谨慎的态度。
科普中国网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由中国科协主办。
这篇文章列举了几种目前非常火的保健品,用科学的数据分析他们的好处和有可能存在的坏处。例如:
吃酵素并不能补酵素
市售酵素类产品绝无可能对每种天然提取物都进行相应的解析,因此功效存疑,指望靠酵素产品解决很大的健康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自制水果酵素风险很大。酵素在进入消化道后即被破坏根本无法吸收。另外在发酵过程会产生酒精,儿童不宜使用。再有把各种水果皮放入发酵瓶,由于手工操作不当,很容易产生毒素,发霉,卫生条件也很难保障。
口服纳豆激酶效果不明
纳豆激酶这种物质自身具有很强的溶栓效力,但是作为保健食品的纳豆激酶,基本没有保健作用。
尽管纳豆激酶在体外有很强的抗血栓作用,如果是口服,其根本无法进入血液,它的抗血栓作用也就不能发挥。 就目前来讲,口服纳豆激酶的效果尚未得到过权威医学研究的确认。
螺旋藻有营养,但其所含毒素危害健康
食用螺旋藻膳食补充剂,确实好处很多,也得到了科学数据的证明。然而,食用螺旋藻有一定中毒风险。螺旋藻属于蓝藻,有些种类的蓝藻会产生神经毒素neurotoxins和肝毒素hepatotoxins。神经毒素会导致神经麻痹,呼吸系统受损,严重时会导致窒息死亡;肝毒素具有明显的肝细胞毒性,长期食用并在体内蓄积后,会引起肝坏死,充血以及肝癌。
对于一名体重60kg的成人,每天食用4g就超过了人体对该毒素的最大限量标准,因此服用螺旋藻同时所摄入的毒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可忽视。
相信看到这里,保健品到底靠不靠谱、要不要吃,你自己已经有了判断。
“丁香医生”和权健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目前来看,这场论战还没有结束。小编希望,不管结果是什么,保健品市场的乱象都需要整治了。对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全面打治结合,才能保证这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资料来源:丁香医生、新京报、中国商报、澎湃新闻、环球网、羊城晚报、浙江新闻、科普中国网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
推荐阅读:
贫困县学生倒掉免费奶 先别急着下结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回到“春天的故事”开始的那个地方
2019年养老金会迎来15连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