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为了让记者沉下心聆听时代进步的声音,迈开腿记录百姓幸福指数,从今年开始,本报不定期派出记者蹲点镇村,以记者调查的形式,呈现嘉兴基层的新气象、新变化。第一站选在平湖市新埭镇。
我们把蹲点镇村第一站选在新埭,有三个原因:一是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古镇,明朝时,即有“江南十八镇,就有新埭一个镇;东乡十八镇,不及新埭一个镇”之说,在这里,或许可以找得到江南的乡愁;二是它与上海的金山毗邻,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于2017年理顺了管理体制,它与上海联袂打造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区不再是“纸上谈兵”;三是新埭列入浙江省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千年古镇的振兴之路,值得期待。
赶赴新埭之前,朋友善意提醒:“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这些年,新埭的建设任务重,历史欠账有点多,可能会听到一些抱怨声。”
怎么也没有想到,连续多天的走村入户采访,碰到的都是竖起大拇指点赞的老百姓。
“村干部解决问题的办法比以前多了!”
85后的许强是星光村村委会主任。2017年5月,他从一名村后备干部到村委会主任的身份转换,本身就有些惶恐不安。不久以后,又遇到与他搭档的老支书突然病故,他不得不当起了村里的“主心骨”。
“以前遇到难题可以往上推。现在到我这一关,不能回避了,只有直面。”与那些资格较老的村干部相比,许强的眼神里还留有几分怯怯。可就是这位三十刚出头的村委会主任,最近收到了村民的点赞。
“这小子还是有点办法,能做点实事的。今年的土地租金早早就拿到手了,这下我们能安心过个好年了!”村民告诉记者,星光村的土地早已整村流转,4600余亩土地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有460多万元,这牵扯到全村1163户农户的切身利益。往年,这笔租金是村干部们“跑断腿”都很难要齐的。
“虽然说租了土地,按时支付租金是天经地义的,但前几年,我们这些承包户付得很不情愿,总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哪怕用来做点别的投资也好。”说话的人是老邓,是从外地来星光村的土地承包大户。“过去,很多大包户签了三年的合同,除了第一年签订时按时交纳租金,后两年能拖就拖,甚至还有到期铺盖一卷直接跑路的。继续承租的人中,也想尽办法拖延时间,找各种理由不交租。我们知道村干部很着急,但他们又能拿我们怎么样?没想到,今年许强这小子还真来了狠招、绝招!”
让老邓叹为观止的是啥招数呢?
许强说,2017年5月他上任村委会主任后,在全村的调查摸底中发现,87份土地流转合同里,有三分之一未能续签,收缴租金压力极大。这笔钱除了直接分给出租土地的农户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经费要用来给村里70周岁以上老人发福利的,村民们都翘首盼着,就看村干部怎样处理。
“后来,我们借鉴银行贷款的信用评估办法,决定推行‘星光村村级集体资产租赁信誉评估机制’,整套办法遵循村民自治的原则,由村经济合作社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实施。承包户不守信用不履行合同的就张榜公布,告之于民。这一招还真灵。截至去年12月20日,94%的租金已经收到,还有6%由于历史原因,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缴。”许强说,这件事让他明白,乡村治理现代化,还是要在一个“信”字上下功夫,要引导村民和经营户讲信誉、守信用。干部对村民也要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建构起彼此的信任与尊重。
“45000平方米,是一句话一句话磨出来的”
置身在新埭镇新埭社区,这里像个大工地。社区居民说:“2017年下半年,社区变化大,尤其是拆违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16年全年,拆违3000多平方米。而从2017年9月至今,拆违总面积已达45000平方米。”盘算起新埭社区的这笔拆违账,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周卫忠感慨颇深,“这45000平方米,是我们社区干部们一家一户跑出来,一句话一句话磨出来的!”
新埭社区处于新埭镇的中心区域,城中村、集镇老街的环境改造涉及范围广、牵扯群众利益非常多。其中,城中村改造,虽说量小但面广,涉及130余户老百姓。谁先拆、谁后拆、怎么拆……这些问题背后都是错综复杂的利益。有一户人家的违建面积达386平方米,而坚守在家里的只是一对60多岁的夫妻和他们的老母亲,子女都在外工作。听说住了多年的老房子要被拆,老人们情绪很大,甚至对上门做工作的社区干部大声呵斥:“你们就是一阵风,我们拖拖就没事了。敢拆我们的房,我天天来社区找你们!”
“我们最后同意拆,是被社区干部的诚心打动的。”老人告诉记者,伸手不打笑脸人。“那个社区的周主任啊,像块牛皮糖,前前后后到我家十几次,跑前跑后帮我解决了交关事体。听说女儿患有残疾,还提出帮助我申请相关救助。他这么热情,再坚硬的心也被他融化了。”
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打动了一大片。周边的邻居们说:“连这家老大难都主动配合了,我们更加不能拖后腿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拆违也一样,对象不同,面对的阻力也不同。比如企业的违章建筑,按规定企业接到拆违通知到自行完成拆违的时间不能超过15天,但是,企业生产单子时间跨度都很长。你拆违的同时,还要尽量考虑到企业的利益。为了能帮助企业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拆违,社区干部下了不少功夫。“我们帮助企业处理关系,如果在搬迁中操作上有困难的,还帮助他们联系专业机构。纪律是铁的,但有些操作可以是有情的。”周卫忠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想着人家,人家也会尽最大努力配合你。老百姓的眼睛都看着,掌握了和老百姓打交道的门道,再难的关也能闯过的。
63个网格微信群和一通来电提醒
都说百姓百条心,要收获他们的信任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在新埭,干群之间正通过微信群拉近彼此的距离。
这两天,新居民小王在星光村的网格微信群里提问:“我想给我儿子弄个出生证明的复印件,但出生证明丢了,去医院好麻烦,去哪里弄简单点?”没想到,派出所吴所长看到后立马给予了回复:“你就近来派出所户口窗口复印一下好了。”按照吴所长的指点,小王跑了一趟派出所,果然轻松就把问题解决了。“最初听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时候,还总觉得只是喊喊口号,没想到,如今动动手指就能把问题解决了,这说明相关部门确确实实在用行动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啊!”小王不禁感慨道。
这样的对话,在新埭镇各村(社区)网格微信群中经常出现。新埭镇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卫勤说,依托综治网格,目前,新埭镇各村(社区)共建有网格微信群63个,要求各网格长将网格内的家庭户主都拉到微信群内。群内的信息分享包括相关办事指南、惠民政策等。她说:“这63个网格微信群,串起了百家心,极大便利了群众就近办事、高效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