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 > 心理 > > 百余名心理护理专科小组成员免费服务: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百余名心理护理专科小组成员免费服务: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发布:2018-03-04 06:24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胡蔓 龙华 除了病体,还有一份看不见的伤痛,深埋心里。患者很少言说,医护也无暇顾及。在将病人视作“心身个体”的今天,如何真正地关照他们的心灵隐痛,医疗界鲜有答案。昨日,我省首家对患者进行专业心理干预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公布,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胡蔓 龙华

除了病体,还有一份看不见的伤痛,深埋心里。患者很少言说,医护也无暇顾及。在将病人视作“心身个体”的今天,如何真正地关照他们的心灵隐痛,医疗界鲜有答案。昨日,我省首家对患者进行专业心理干预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公布,经历两年“悄然行动”,患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状况明显减轻,此举对降低患者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为患者提供免费专业心理干预服务

昨日上午,70岁的罗大爷因视网膜脱落住进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担忧、焦虑让他坐立不安。由于儿女均在外地工作生活,早年丧偶的罗大爷常年独居,这次住院他身边只有一名护工陪伴。“您好,我叫田满,是您的责任护士。”刚刚安顿好,一名身着白大褂、头戴燕帽的护士微笑着走到老人床边说:“以后我叫您罗爷爷。”一番攀谈,原本有些拘束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习惯爱好、家庭情况、患病过程,一一道来。

田满见老人渐渐打消了紧张感,顺势拿出一张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爷爷,我跟您玩个游戏,测完打个分,您就可以知道自己现在紧不紧张!”老人好奇地同意了。

不到3分钟20道选择题完成了。老人得分59分,属轻度焦虑。“您儿女不在身边,还要在一个陌生环境里生活,这放在谁身上都会紧张。以后我就是您的‘小管家’,生活、治疗问题,您尽管叫我,我也会经常来陪您聊天。”

作为医院心理护理专科小组成员,这是田满一天中常见的工作场景。像她一样身份的护士,在人民医院还有140人,分布在全院各个住院病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她们为患者提供免费专业心理干预服务,抚慰病体之外的心灵创伤。

干预,摸不着,但潜移默化

一项患者心理问题调查,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不安。

2015年,他们在全院住院患者中进行了一次大样本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患者中有轻度焦虑以上情绪的占15.2%,其中,中重度焦虑患者达2.5%。其中,在肿瘤等疾病人群中,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比例更高。患者面对疾病时,情绪和心理发展普遍呈现否认、愤怒、抑郁等不良反应。“比例惊人。患者的不良情绪如不加干预,相当部分人会由负面情绪转化为精神疾病。”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王高华说,“每次听闻患者自杀等极端事件发生时,都心情沉重,背后原因是对病患心理‘伤口’的漠视。”同年,该院成立心理护理专科小组,抽调各病区较高年资的护士,经过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系统培训后上岗。

截至目前,心理护理专科小组成员全面覆盖该院武昌本部及东院区的100余个住院病区。“为每位患者提供免费心理干预。”护理部主任孙璇说,“这种改变潜移默化。”

该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重症监护室一位27岁的女患者,感受到这份意外关爱的丝丝暖意。她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必须进行心脏移植。

得知情况后,护士戴狄莎总是提早来到病房为女患者梳上一个漂亮的马尾辫,“这是暗示她新的一天开始了”。为了减少骨肉分离的思念,戴狄莎与患者丈夫联系,定期通过手机网络视频让患者与2岁女儿聊天。

“病痛的折磨和等待供体的煎熬,让我想放弃生命,是你让我重燃希望。看着视频里孩子灿烂的笑脸,我一定要战胜病魔,为自己、为他们而活。”女患者给戴狄莎发来短信。

医学模式转变呼唤共鸣

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这一模式指出,医学既要考虑到病人发病的生物学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此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它也成为医学心理学发展的重要依据。“然而。几十年来这一医学模式仍然未被广泛应用,缺乏共鸣。”王高华教授认为,病人躯体上的不适往往导致精神上的痛楚,从而遭受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以,医生舒缓病人的精神压力也有益于躯体疾病的康复。新医学模式呼唤医师从“只懂病,不懂人”向“既懂病,又懂人”转变。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陶红兵教授说:“人类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策略,如果继续用躯体诊断治疗模式,把消除身体病痛作为核心,忽视心理机制,存在隐忧。”他建议,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加入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系统课程设置,探索建立临床人文医学执业准入机制,带动更多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