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以前两者互动为主)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3、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人都具有的。
4、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与阶段过渡发展规律的学科。
5、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6、心理卫生: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其消极方面指防止和治疗心理疾病;积极方面则指要引导和保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发展,从而能在正常的活动和发展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发挥心理的功能,保持和增进积极的情绪,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生的理想。
7、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由于应激、冲突或挫折而导致心理丧失平衡时用来解脱烦恼、减少不安、恢复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心理功能。
8、身心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狭义的心理发展即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心理变化。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不断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与品德的过程。
9、品德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品德形成的过程: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
10、心理气氛:是指群体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人们的心境、情绪体验、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对待活动的态度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等。1、精细加工策略:这类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其记忆的一些学习策略。精细加工的关键就在于怎样将所学的新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包括形象联想,谐音法。
11、组织策略:?群集:也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归类,它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使学习者易于理解与记忆。?概括:该类策略指学习者利用摘录、画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方式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
12、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与调节的高级学习策略。
13、阅读理解策略:主要是指综合应用前面所列举的一些精细加工、组织、元认知等策略及其应用类化、推理等手段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的策略。
14、比较著名的SQ3R五步阅读方法是鲁滨逊设计提出的,包括:概揽,提问,阅读,复述,复习。
15、PQ4R由托马斯滨逊提出,它由六个步骤组成: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
16、问题解决的策略:一般解题策略——IDEAL,具体解题策略——应用题解题策略。
17、问题包含: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方法。
18、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通过思维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新的答案,即超越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的过程。
19、问题教学:在教学中如果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这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简称“问题教学”。
20、从众: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21、同化:是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或者以新知识充实、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22、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23、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可以说,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24、创造性:指的是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吕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个性特征或倾向。
25、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26、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27、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射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在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28、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29、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30、接受学习:是小学生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接受学习就是教师引导小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其实,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接受。
30、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也称标准属性)的一类事物或其特性的观念。
31、概念学习:是指人获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即获得和掌握被认知事物关键属性的过程
32、学习迁移:即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说,它就是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或者说是将学得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
33、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34、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而展开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35、动机冲突: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或数个目标与动机,而不同的目标和动机又不能同时达到或满足,尤其当它们互相排斥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的现象,又称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或简称冲突。
36、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特征:能积极地全力以赴地完成某种的任务,着重声誉,并获得成功;有明确的目标和较高的抱负水平,相信自己的技能,并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选择工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效的亲密关系为标准。
35、练习:就是按动作技能操作程序反复操作。
36、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37、技能:这种通过练习而获得、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操作活动方式就是技能。这种操作方式可以是认知性的称作认知技能;也可以是动作性的,表现为一系列有顺序的熟练的肌肉动作,称作动作技能。
38、能力:是作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38、动作系统:就是一连串的动作组成的连锁式结构。
39、规则:是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
40、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
40、规则的结构属性:规则的层次和程序组织,规则的精确性,规则的实例,规则的功能
41、组块: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是个体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和编码,使之变成有利于记忆的较大的单位。
42、顿悟:指的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认识或感受。
43、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呈现出来,以便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其为先行组织者。
44、性格: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45、舆论: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三)内聚力:即指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或使群体成员愿留在群体内的力量;也指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它表现为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46、士气:指群体在完成任务时的工作精神。
47、纪律:是群体为维护共同利益并保证工作、生活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各个成员遵守的某种准则,它对人的行为施加外部控制。
48、场依存性:是指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环境和参照物,而场独立性的人则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据个人内在的认知线索和参照系统。
49、价值观:是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对个人或社会的重要性与意义性)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50、群体: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
51、代沟:就是指由于年龄差距而产生沟通困难的一种社会现象。
52、挫折:指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53、气质:心理学上把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与速度等方面的特点,称作气质。
54、应激: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或说是人或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影响的心身反应的综合状态。
57、教师的角色意识:就是指教师对相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
55、应激源:引起有机体心身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作“应激源”。
56、角色: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并为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