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行为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2. 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倾向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3. 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4. 注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既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
心理机制的新模式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5.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 (S. Freud 1856-1939)
C. 马斯洛(A. Maslow 1908-1970)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6.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 (S. Freud 1856-1939)
C.罗杰斯C. Rogers 1902-1987)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7. 人本主义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 (S. Freud 1856-1939)
C.
马斯洛(A. Maslow 1908-1970)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8. 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 (S. Freud 1856-1939)
C. 罗杰斯C. Rogers 1902-1987)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9. 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原则而学习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此观点出自(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10. 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所造成的.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的冲击和超我的压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此观点出自(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11. 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既"自我实现者".此观点出自(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12. 人们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多来自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的不同.对健康人来说,新的建构不断的产生,并取代旧的不适当的建构.心理障碍是观念系统的异常,你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跟你的想法相关,如果你能改变想法,你也就可以改变感觉.此观点出自(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13. 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 ).
A.发展法 B.实验法 C.系统法 D.观察法
14. 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叫做( ).
A.发展法 B.观察法 C.系统法 D.实验法
15.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来进行的研究方 法叫做( ).
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 C.系统法 D.发展法
16. 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条件下,研究者适当地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从而引起和记录被试者的某些心理现象行研究的方法叫做(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系统法
17. 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叫做( ).
A.问卷法 B.测验法 C.个案法 D.产品分析法
18. 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 ).
A.个案法 B.谈话法 C.产品分析法 D.测验法
19.通过对被试者的活动产品的分析,来研究其心理特点的方法叫做( ).
A.问卷法 B.测验法 C.活动产品分析法 D.个案法
20. 通过被试者对已拟定的问题的回答,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叫做( ).
A.问卷法 B.测验法 C.个案法 D.产品分析法
21. 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从而,这些学生就易取得如老师期望的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 ).
A. 皮格马利翁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 教师期望效应
D. 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均可.
22.(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A.
教学效能感 B. 自我效能感 C.自我控制感 D.自我统一感
23.(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A. 教学效能感 B. 自我效能感 C.自我控制感 D.自我统一感
24.(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A. 教学反思 B. 教学监控 C. 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25.(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A. 教学反思 B. 教学监控 C. 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26.巴甫洛夫学派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
A.操作性条件反射B.遗传性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非理性条件反射
27.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遗传性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非理性条件反射
33. 班都拉(A. Bandura)把强化分为三种.( )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如奖励与惩罚便是学习中常用的两种强化形式.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间接强化
34. 班都拉(A. Bandura)把强化分为三种.( )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间接强化
35. 班都拉(A. Bandura)把强化分为三种.( )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主人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激发和推持学生的学习行为.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间接强化
36. 按照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 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D. 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37. 按照迁移的层次可以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
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D. 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38. 按照迁移的先后可以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 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D. 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39. 按照迁移的内容可以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 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D.
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40.( )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A.正迁移(积极迁移)B. 负迁移(消极迁移)C.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41.( )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A.正迁移(积极迁移)B. 负迁移(消极迁移)C.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42.( )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A.正迁移(积极迁移)B. 负迁移(消极迁移)C.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43.( )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A.正迁移(积极迁移)B. 负迁移(消极迁移)C.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D.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44.( )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如"举一反三".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 D. 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45.( )是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即后继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 D. 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46.( )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 D. 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47.( )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特殊迁移(特殊成分的迁移) D. 普遍迁移(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48.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和( ).
A.社会自我 B. 现实自我 C. 投射自我 D. 理想自我
49.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
A. 心理自我 B. 现实自我 C. 投射自我 D.
自我调控
50. 从自我观念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 投射自我和( ).
A. 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 理想自我
51.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52. 介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 ).
A. 使能目标 B. 行为目标 C. 系统目标 D. 表现性目标
53. 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是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 ).
A. 内驱力 B. 凝聚力 C. 内心力 D. 吸引力
54. 在简单活动中,社会助长作用产生的原因在于( ).
A. 群体的存在唤起了活动对象的竞争与评价意识 B. 群体的存在唤起了活动对象的恐惧感
C. 群体的存在唤起了活动对象的功名意识 D. 群体的存在唤起了活动对象的成就意识
55.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 分析思维 B.
发散思维 C. 辐合思维 D. 抽象思维
56.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
A.自我意识 B. 教学内容 C. 教学方法 D. 智力水平
57.教师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后,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 ).
A.
教学效能感 B. 教学监控能力 C. 教学反思能力 D. 教学责任感
58.哲学与心理学家( )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A. 艾宾浩斯(Ebbinghaus) B. 缪勒(E. Muller) C. 费希纳(Fechner) D. 冯特(W. Wundt)
59. 心理过程包括( ).
A. 认识过程,情绪过程与行为过程B. 知觉过程,情绪过程与行为过程
C. 感觉过程,知觉过程与意志过程D. 认识过程,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
60.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 )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认知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认知过程,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
61.( )是各个分支心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A. 教育心理学B. 理论心理学 C. 社会心理学 D. 普通心理学
62.( )是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存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心理学.
A. 社会心理学B. 理论心理学 C.
应用心理学 D. 普通心理学
63.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
A. 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 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 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 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64.( )年,冯特(W. Wundt)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 1789 B. 1879 C. 1798 D. 1897
65.( )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A. 冯特 B. 洛克 C. 笛卡儿 D. 缪勒
66.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
A.
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 信息的识别
C. 信息的选择 D. 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67. 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舌
68.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 ).
A. 大小恒常 B. 形状恒常 C. 颜色恒常 D. 亮度恒常
69.(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A. 感觉 B.
注意 C. 记忆 D. 思维
70.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称为( ).
A. 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71. 以动作. 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72. 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 ).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理想
73.( )是在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A. 气质 B. 性格 C. 兴趣 D. 能力
74.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
A. 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交能力 D. 模仿能力
75. 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 ).
A.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与认知策略B. 知识信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
C. 言语信息,动作技能与认知策略D. 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与认知策略
76.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
发现法 C. 掌握学习法 D. 头脑风暴法
77. 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 ).
A. 遵从阶段,认同阶段与内化阶段 B. 醒悟阶段,转变阶段与自新阶段
C. 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与原则阶段 D. 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与公正阶段
78. 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加涅 D. 金布尔
79.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可以分为( ).
A. 自然强化和人为强化 B. 正强化(积极强化)和负强化(消极强化)
C. 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 D. 强化和惩罚
80. 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 注意力 B. 动机 C. 情感 D. 意志
81. 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意志力 D. 思维力
82. 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 概括, 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称之为(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83.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 能力 B. 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 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 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84. 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 ).
A. 熟悉性和临近性 B. 相似性与互补性
C. 外貌 D. 对等性或互惠性
85. 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 ).
A. 服从 B. 从众 C. 模仿 D. 暗示
86.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 ).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抑制 C. 社会进步 D. 社会退步
98. 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向型的特征,属于( )气质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99.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注意力与兴趣容易转移,具有外向型的特征,属于( )气质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00. 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善于忍耐,具有内向型的特征,属于( ) 气质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01. 行动迟缓,不强烈,孤僻,情绪谈深刻,感受性很高,善于观察细节,具有内向型的特征,属于( ) 气质类型.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05. 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是( ).
A.
需要 B. 动机 C. 兴趣 D. 信念
106. 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 ).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 参照群体 D. 实属群众
107. 信息从接受者返回信息源的过程称为( ).
A. 编码 B. 传输 C. 解码 D.
反馈
108. 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称为( ).
A. 编码 B. 传送 C.
解码 D. 反馈
109. 在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中,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称之为( ).
A. 案例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调查法
110.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
A. 马斯洛 B. 弗鲁姆 C. 洛克 D. 斯金纳
111.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一般应首先改变一个人的( ).
A.知识 B.情感 C.价值观 D.行为
112. 一位同学失恋后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考研上,并最终考上了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这属于挫折防卫中的哪一种 ( )
A.补偿作用 B.代替作用 C.压抑作用 D.投射作用
113."唯小人与女子难养",这句话反应的是(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第一印象
114. 让受挫者给他造成挫折的人写信,这属于什么挫折管理方式( ).
A.精神发泄法 B.心理治疗法 C.主体知觉重组 D.宽容
115. 军人的迷彩服利用了知觉( )规律.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16. "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的就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17."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说明个性具有( ).
A.整体性 B.独立性 C.稳定性 D.倾向性
120. 亚里士多德说:"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有推荐力."这说明在人际关系中( )因素的重要性.
A.外貌吸引 B.语言吸引 C.才华吸引 D. 名望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