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运力不足的限制,实际上,对于长途救护转运,大多医院也无积极性。不少医院坦言,开展起来难度较大。“最多考虑的还是医疗风险问题。”东莞市有医院业内人士坦言,现在医院救护车配备的医疗设备、药品等,都仅适用于短途急救,“长途转运,患者病情若有突发状况,很难得到有效救治,医疗风险较高。”
况且长途跋涉,司机、医护人员的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东莞就有医院曾遭遇过险情,将一名患者长途转运到外省,到达目的地后,患者反悔,不愿支付余款,还召集村里群众将救护车以及医护人员扣了下来,最终,医院还要想办法营救。”上述业内人士坦言,这样的事件发生,也会让医护人员、医院无意于长途救护转运。
医疗风险之外,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准入指引也是关键。“对于长途救护转运,现在还没有明确法规来规范指引,比如救护车是否可以跨省转运病患,什么车辆可以准入,是否要纳入到120指挥中心,如何监管等等,都不明确。”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相关负责人就坦言,转运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发生纠纷,届时将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
有医院也坦言,尽管“正规军”意欲试水,甚至都无收费标准可参考。“如果医院开展长途救护转运,就意味着要增加救护车投入,现在一台配置完善的救护车价格在四五十万左右,如果加上医护人员配置,多少收费是合理的,没有标准。”厚街医院副院长廖伟强坦言,加上公立医院收费定价有一定局限性,最终投入产出难成正比,也可能面临亏损。
目前,各大医院救护车出车空车率不低,加上三无人员救治等,费用基本都由医院来承担,各大急诊科本就存在亏损问题。有医院也表示,这些都会影响到医院长途救护转运投入的积极性。塘厦医院办公室李主任说,对救护车的管理制度上,没有明确责任主体,监管起来比较困难,一旦出现问题,不好追责。据了解,目前救护车的监管大多涉及多个部门,其中,救护人员的资质归卫生部门,改装车辆归交警部门,非营运车辆载客归运管部门,多头管理存在的真空也是黑救护车存在的原因。
解决
今年,东莞已有首个民营机构向卫计部门提出申请,希望拿到准入证,通过标准化运营,进入救护转运市场。一度搁浅后,近日主管部门有了新动向,市卫计局表示,针对黑救护车问题,前往多地调研,东莞计划向民营市场放开长途救护转运,目前,正在制定相关的准入规范。
急救转运拟向民营资本开放,东莞将制定规范
推出救护车租赁服务的市人民医院坦言,由于市场无规范可参考,目前也只是边走边摸索,救护车租赁只针对院内患者,而且,暂时可供租赁的救护车数量也不多,仅为两台。
公共资源运力不足的背景下,允许民营资本参与救护转运市场,也成为目前较为强烈的呼声。有医院负责人也坦言,医院更多的职责应该在疾病预防救治上,长途救护转运需要更加专业性的操作,在香港,或是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经验,“引入民营资本,规范运营,不仅能够满足患者需求,还能通过市场竞争力量,理顺救护转运市场的混乱局面。”
民营资本进驻在广州、深圳等邻近城市已有雏形。广州曾多次出现黑救护车冲突事件,一家专门从事转运业务的机构也于2013年应运而生,最终,他们取得广州卫生部门的许可,开始了“试水”。有了前车之鉴,东莞民营资本也开始蠢蠢欲动,今年年初,东莞首个民营机构已向市卫计局提出长途救护转运的申请。面对异军突起,东莞市卫计局也曾坦言,目前,国家、省没有制定相关标准及准入条件,专业急救转运申请暂没有向民营资本开放。
但是,今年以来,随着救护车冲突事件增加,近期,东莞市卫计局也组织团队前往周边城市进行了调研。“一方面东莞已有民营资本提出了申请,另外,我们也希望寻找到针对性的解决之道。”东莞市卫计局有关负责人也透露,经过前期研究,东莞已初步计划允许民营资本参与救护转运市场。“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发展健康事业,也是国家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思路,救护转运市场也可以是新尝试。”市卫计局表示,近期,东莞将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比如救护车准入条件,如何审批,如何监管等等,将会一一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