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医院 > > 新闻网站与社会化媒体医疗纠纷报道的框架分析(2)

新闻网站与社会化媒体医疗纠纷报道的框架分析(2)

发布:2016-01-05 19:03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对事件各阶段的新闻框架进行内容分析,呈现框架的动态变化。根据事件的波折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框架初设阶段(2013年5月30日——2014年1月8日)、舆论高潮阶段(2014年1月9日——1月31日)、质疑阶段(2014年2月1

对事件各阶段的新闻框架进行内容分析,呈现框架的动态变化。根据事件的波折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框架初设阶段(2013年5月30日——2014年1月8日)、舆论高潮阶段(2014年1月9日——1月31日)、质疑阶段(2014年2月1日——5月5日)、兰越峰被解聘后(2014年5月6日——8月20日)。

人民网框架的样本来自以“走廊医生”为关键词在人民网站内检索中提取的相关报道,获得105条有效数据,第一阶段1条、第二阶段29条、第三阶段47条、第四阶段28条。

微博框架的样本来自以“走廊医生”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上检索的原创微博。由于数据量达到几万条,所以通过抽样分析的方式,选取舆情的关键点进行抽样分析。由于第一阶段原创信息少,故对后三个阶段进行抽样分析。共获得455条有效数据,第二阶段202条、第三阶段131条、第四阶段122条。

五、分析与发现

5月30日,《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发布了题为“你砸医院招牌,医院砸你饭碗”的稿件。对兰越峰所举报的违规采购问题、兰越峰被待岗的的经过进行了详细描述。

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该阶段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传统媒体的框架也做一些分析。纸媒和电视媒体均以兰越峰为采访对象,忽略医院院长、同事等信源。框架的倾向性明显,一方面标签兰越峰为“良心医生”;一方面抨击院方的腐败,对事件的后续影响深远。

以“走廊医生”为关键词在“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中提取相关报道,获得有效样本20条,框架类型统计如下,其中声援框架和指责框架远超一半。、

新闻网站与社会化媒体医疗纠纷报道的框架分析

这一阶段人民网只有8月16日的一篇引自《新华日报》的报道,题为“走廊医生是封举报信”。报道以维护兰越峰权益为中心,运用了指责院方框架,认为院方给医生穿“小鞋”。

微博平台大量转发传统媒体报道,如对《南方周末》报道的转发量高达11536条。原创微博以声援医生框架(以“医德”、“良心”为关键词)和道德指责框架为主(以“黑心”、“无良医院”等为关键词),如:

1)医者仁心,能做到这点的已然不多。声援兰医生。

2)医院什么时候可以不这么黑?

由于原创微博数量过少,因此不做具体统计。

该阶段构建框架的主力是传统媒体,这也体现了传统媒体在框架建构上的主动性。框架有以下特征:一是主观色彩浓烈:指责、声援的框架远超一半,把兰越峰塑造为“悲情英雄”;二是信源集中于“受害者”兰越峰一人,且煽情手法明显。

人民网的表现较为谨慎,仅引用了一篇带有指责框架的报道,且篇幅较小。微博则表现出跟风传统媒体的状态,大量转发传统媒体的报道,原创微博还在酝酿之中。

1月9日央视介入报道,以兰越峰沦为“走廊医生”为核心内容。15日,央视《新闻周刊》栏目再度进行报道,兰越峰以“受害者”的方式出现。随后事件被新闻网站、微博广泛传播。

17日,人民网报道:绵阳市“走廊医生”事件调查组未发现该医院存在过度医疗情况。但此调查结果却受到众多质疑。

1月10日,人民网发布原创文章《“走廊医生”是枚“被驱良币”,应彻治医院不正之风》。文章以声援框架与对策框架为主,起于对兰越峰的同情,而止于对整治医院不正风气的希冀,有一定的建设意义。但把兰越峰塑造为“被驱良币”,强化了人们对“弱势医生”、“强势医院”的刻板印象。

17日至19日,人民网记者进行了共计四篇的连续报道,报道称调查组未发现该医院存在过度医疗情况,成为事件的转折点之一。报道以事实框架为主。调查结果公布之后,其他媒体对调查结果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形成质疑调查框架。人民网对质疑的声音采取转载的方式,自己并未发声。

该阶段人民网把指责框架的矛头直指“过度医疗”,比第一阶段笼统批判医疗界更为集中。如转载《中国青年报》的评论《“走廊医生”之谜折射医改之痛》,指出中国的医疗市场重“病”缠身,解决过度医疗现象需改变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让主流意见发声的同时,人民网也注意让非主流意见发声。人民网转载了两篇声援院方的报道。报道中绵阳的一位人大代表谈到兰越峰时洒泪,他认为医护人员在缺乏信任的医患关系中集体受伤。

1月29日,人民网新闻框架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网发表原创文章《“走廊医生”成“新闻主角”的背后三问》,率先开启了对“走廊医生”的质疑与追问。文章对兰越峰的职业道德操守、守法尺度和社会责任感连连追问,对一些媒体塑造“英雄”的做法进行批评,对微博框架后续的转向有带动作用。

该阶段人民网的报道共计96条,其中包括视频报道5个。有效样本为29条,框架类型如下:

新闻网站与社会化媒体医疗纠纷报道的框架分析

第二阶段微博内容逐渐丰富。该阶段关于“走廊医生”的微博将近5万条。人民网法人微博发布医院院长被查的消息以及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后,引起热议。

新闻网站与社会化媒体医疗纠纷报道的框架分析

该阶段的微博框架以声援医生框架、指责医院框架、质疑调查框架为主。近半数的框架集中于对调查结果的质疑,且用语偏激。报道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情绪化、极端化倾向明显,如:

1)兰大夫,百姓支持你,中国医院需要你这样医德的医生!

2)医院除了挣钱就是挣钱!

3)伪调查组的调查,是对坚守职业良心的兰医生居心叵测的雪上加霜。

选取为调查组回应的1月19日全天(1月19日0时至1月20日0时)的含有关键词“走廊医生”的原创微博,共841条,有效样本202条。框架类型如下:

新闻网站与社会化媒体医疗纠纷报道的框架分析

第二阶段人民网注重原创,积极主动地进行报道,原创文章共计6篇。尤其是1月29日发布的评论文章,一改之前对“走廊医生”的声援,率先开启了对“走廊医生”的质疑与追问,体现了主流新闻网站对舆论适时引导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对绵阳调查组调查的连续报道为人们了解事件真相做出重要贡献,并利用人民网法人微博加速调查结果在微博平台的传播。

然而微博平台上反而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质疑,把批评矛头指向调查组。微博框架再次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加剧了舆情的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