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药品 > > 我市排查发现两种“黑心胶囊”(2)

我市排查发现两种“黑心胶囊”(2)

发布:2017-11-18 06:08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劣质胶囊伤天害理,可是怎么鉴别?”“不合格的胶囊和合格的胶囊在外表能看出来吗?”随着“黑心胶囊”事件的爆出,许多市民对药用胶囊的鉴别方法非常关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一般的非专业人士难

  “劣质胶囊伤天害理,可是怎么鉴别?”“不合格的胶囊和合格的胶囊在外表能看出来吗?”随着“黑心胶囊”事件的爆出,许多市民对药用胶囊的鉴别方法非常关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一般的非专业人士难以对药用胶囊进行肉眼鉴别。“普通市民从色泽等方面是看不出胶囊是不是合格产品的,如果要鉴别胶囊是否合格,只有依赖专业的仪器,用数字说话。”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4月17日,记者驱车来 到位于高新区新泺大街,齐鲁制药有限公司高新区生产基地就坐落于此。记者在该基地质量控制部看到了两种仪器: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据了解,这两种仪器可以用来检测样品里是否含有有机杂质和无机杂质,但要检测胶囊里是否含有铬,一般的仪器还做不到,得使用专业的原子吸收仪。这种仪器的原理是利用不同金属对光的吸收能力的区别,来检测检测品中是否含有金属。记者了解到,由于该基地投入使用时间不长,胶囊生产量并不高,因此并没有配备原子吸收仪,不过位于工业北路的齐鲁制药总部有这种仪器。“我们使用的所有空心胶囊使用前都会在总部基地进行铬含量检测。”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探访

  “黑心胶囊”变救人为害人

  “我们呼吁国家严厉打击这种行为,医药行业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齐鲁制药高新区生产基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作为医药行业,本身是治病救人的,但“黑心胶囊”用的劣质空心胶囊却使得救人成了害人。不仅如此,“黑心胶囊”的出现还打击了正规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由于黑心作坊使用的都是劣质产品,他们在成本上占有很大优势,价格也比正规企业便宜得多,我们正规企业很难和他们竞争。”这位负责人表示。

  正规企业如何保障药品的卫生和安全?这恐怕是很多消费者想要了解的。为了了解正规企业的药品生产流程,记者随着该负责人探访了齐鲁制药高新区生产基地的口服制剂生产线。进入生产车间前,记者被要求换上白色的防护服,还有头套和鞋套。车间外部走廊的外墙完全都是用特殊材料制成,连地面都是用树脂材料制成。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样的环境是为了保障制药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特别是防尘。

  药粉进入口服制剂车间后,第一个环节就是药品的成形。这个环节来访者是禁止入内的,只能通过外面的玻璃窗看到里面的情况。记者看到,这个流程是半自动化管理的,只有一名主控人员在机器旁边控制加料。机器上端的漏斗形的提升加料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提升加料机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另一个就是最大限度避免人工加料过程中粉尘的产生。

  药品成形后,接下来就进入包装环节。这个环节分为两块,内部包装和外部包装。在内部包装车间,记者看到,里面有五位工作人员,他们穿着白色的洁净服、戴着口罩和手套。“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和生产出的药品直接接触,最大限度保障药品的卫生和安全。”车间负责人表示。记者了解到,内部包装车间,工作人员在进入后必须用75%浓度的酒精溶液和0.2%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一种消毒剂)进行消毒。为了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工作人员必须轮番使用。同时,工作人员的洁净服必须统一清洗,每三天清洗一次,如果更换产品必须重新清洗。

  专家

  “黑心胶囊”利润巨大

  齐鲁制药高新区生产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规格不同,空心胶囊价格也不同。“我们企业用的明胶空心胶囊是0、1、2、3号四种规格,价格是1万粒150元到180元。”这位负责人表示,劣质空心胶囊价格就便宜多了,50元就能买到一万粒,成本相差三到四倍。该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年生产能力20亿粒计算,仅劣质胶囊成本就可以节省2600万元。“这2000多万还只是物料一方面的支出,除去物料外,检测、人工、硬件设施、质量管理等等也是不可缺少的成本支出。”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拥有气相色谱仪70台,液相色谱仪近300台,其中仅气相色谱仪每台价格就达到四五十万元,而液相色谱仪更达到七八十万元,都是引进的国际名牌产品。

  范秋英告诉记者,正规企业对于药用空心胶囊都有着严格的质量检验流程,具体来说有三道“闸门”。首先是供应商资质的选择,要求供应商必须拥有合法的生产许可和注册证件。没有相关许可的,价格再低也一律拒绝使用其产品。其次要看供应商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条件,看看其生产流程是不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第三点是在引进产品后做一些产品的相关检验,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检测项目,使用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控制标准进行全项目检测。(本版撰稿 记者 甄真 许凯实习生 佟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