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完全属于虚假宣传,《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主要起杀灭和消除病原微生物作用,不能出现或暗示治疗效果。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执着于为 " 益芙灵 " 带货呢?原因就是暴利的诱惑。
2、面霜成本低,卖得贵
根据新华社记者暗地走访,此次涉事的婴儿抑菌霜出厂价才 4 元,但到消费者手中售价达 70 多元。
中间差价那么多,怪不得有人抢推荐。
由于这些产品非药品类,对生产流通过程极其宽松,导致成本极低,包括生产、净化、包装等,都在一个工业园的三楼完成,而且员工一共 5 人。
而另一方面,市面上类似产品太多,被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到的风险很小。
为了突出所谓的疗效,就非法添加违禁激素成分,炮制 " 秘方 " 噱头。
加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皮肤炎症,市场需求旺盛,宝妈爱娃心切,难免病急乱投医。
尤其去电商平台看看,到处都是这样的 " 消 " 字号产品,却打着疗效显著的广告。
但这些产品,卖得贵不说,还对小孩有危害,家长想维权,更是难。目前,涉事厂家所在的福建漳州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该事件。
已责令企业停产并召回涉事产品,通知经销商对涉事产品下架,并正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
但刀哥最关心的还是:这些违规企业怎么罚?婴幼儿产品的安全底线到底在哪里?
3
谁在拉低婴幼儿产品安全底线?
事件发酵到今天,刀哥看到对本次事故的整治,还只是针对涉事店铺处以 4000 块的罚款。
至于厂家的处理,还有待后续进一步调查曝光。
这让刀哥又想起 2008 年," 三鹿毒奶粉 " 事件发生后,所做的后续追责。
2009 年 1 月,时任三鹿总裁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00 多万元。
三鹿集团副总经理王玉良、杭志奇以及副总经理助理吴聚生都以同样罪名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15 年、8 年和 5 年。是不是看着觉得处罚力度还行?毕竟有个无期。
那我们看看现在这四人都怎么样了。
被判 15 年、5 年和 8 年的三位早就刑满出狱,其中俩人还享受过一段时间的保外就医。
被判无期的这位,其实根本坐不穿牢底,还有过三次减刑期;
011 年 11 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将其刑期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 19 年。2014 年 5 月,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又裁定对其减去有期徒刑 1 年 9 个月。
2016 年年底,田文华再次因为监狱表现良好,被石家庄市冀中南地区法院减刑一年半。
算了算,大概 2022 年就能出狱了,真是意外。
而那些受害者,却要带着身体残疾生活一生。
他们当中有人 3 岁患上双肾结石,长大成年后还会无故晕倒,膝盖疼痛,哮喘,心脏病 ......
甚至对奶粉的恐惧,已经成为心理阴影。
而把目光投向国外,看看对于同类案件他们是怎么样做的?强生在美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彼时的三鹿。
2018 年,因 " 爽身粉致癌事件 ",被判赔偿被告 46.9 亿美元,并召回产品损失达到 4 亿。
2019 年 8 月,强生一款抗精神病类药物利培酮(Risperdal)导致男性儿童患者乳腺增生,被费城法院裁定支付 80 亿美元赔偿金。
一笔笔的巨款罚金背后,刀哥看到的是对涉事厂家的零容忍还有对儿童的重视。
反观国内为何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就一点,违法成本太低。
连高层领导也曾感叹几千万的罚款对于知名企业无异于不痛不痒,当风头过去,那些涉事厂家换个包装,继续赚黑心钱。
尤其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此前三鹿奶粉出事,中国乳业一损俱损,就连个别良心企业也因此身陷囹圄,有理说不清。
以至于整个行业在国内外都抬不起头,近些年随着奶业整顿、好不容易赢来消费者的信任,结果又因为 " 毒面霜 ",再次被公众质疑,婴幼儿产品的安全问题,再次揪紧大家的心。
刀哥这几年观察来看,母婴群体近几年确是消费市场的宠儿,新手宝妈上路,为了给娃吃好的,用好的,恨不得自己吃点亏。
厂商们看中的正是这一受众,于是抛开其他,盈利当先,导致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产品是一波接一波。
从吃穿住行,玩具和衣服,全都出过事。
在一次次被厂家套路之后,消费者也开始心灰意冷,逐渐对国产的任何婴幼儿用品产生质疑,直到拒绝使用。从宏观来看,这是社会公信力正在失效,而在刀哥来看,这是一个领域衰退的征兆。
尤其是给孩子做产品,糊弄两下可不行,他们的钱好赚,不代表人也傻,信用透支完了,企业也垮了。
企业失去的是良知,而社会失去的,是底线。
Ref: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A411W7sG(老爸评测)
搜狐《三聚氰胺,阴影十年》
弧度《三鹿前董事长又 " 悄悄减刑 ":受害者有权说不吗?》
中国新闻网《婴儿霜为何常见 " 消字号 "?成分限制少 部分药店仍在售卖》
每日经济新闻《又出事了!婴儿爽身粉被发现含致癌物,强生将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