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食品安全问题犹如陷入了无底洞,让人看不到了结的终点。从前年塑化剂事件,到去年的口水菜、农药大米、致癌酱油,再到今年初的假米粉,以至最近的毒淀粉、过期泡芙、香精麵包、劣质食油,岛内问题食品层出不穷,社会哗然。岛内有媒体感慨:柴米油盐酱醋茶,向来是民生“开门七件事”,但此刻台湾,算算看,多少项已沦陷在“黑心商品”的乌云下?
大米、淀粉、食油不仅是人们每天煮食的必需物,更是许多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料,倘若这些食物原料发生问题,添加了有害有毒物质,人体长期服用,后果不堪设想。而这正是台湾近年食品安全事件的严重性。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岛内近年一波又一波的问题食品风暴中,竟不乏老牌、知名业者以身犯险。例如,号称台湾米粉行业龙头的“龙口”品牌新竹米粉,在包装广告上宣称含米量达90%以上、蛋白质达5%,送验结果发现蛋白质仅有0.5%,推算含米量仅有7%至10%;过期泡芙事件的主角是拥有79年製作食品经验的老字号义美食品公司,但该公司竟声称“过期”不等于“变质”;被揭发掺杂劣质米的山水米实业公司,在岛内是第三大包装米品牌;在两岸知名度甚高的“胖达人”麵包店标榜“食材天然”、走高档路线,但实际上麵包都添加了人工香精;有30多年歷史的“大统”食品公司的“黑心食油”配方最近才被发现,原来其花生油不含任何花生原料,辣椒油不含任何辣椒原料,而且还在食油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铜叶绿素。
不法食品製造商投机取巧的方法林林总总,大多数竟已成为行内的潜规则:2011年“拉开台湾问题食品序幕”的工业塑化剂,在过去30多年来被不少饮料製造商用以替代橄榄油;台湾的米粉几乎不含米的成分,在岛内业界也是公开的秘密;“大统”公司的“黑心食油”在市场上已销售了7年。由此也凸显了台湾卫生食品部门在监管方面存在严重漏洞。最近9起问题食品事件,有6起是民众和媒体揭发的,只有3起是当局查获的。到底是有关部门的抽查制度不完善,还是根本就化验不出有毒物质,台湾方面都应好好检讨、加强监管,或者也应考虑购置更先进的分析仪器,让有毒有害物质无所遁形。此外,过轻的罚则也让食品商心存侥倖。上周新北市地方法院宣判“塑化剂”求偿案,18家不法厂商只需向568位消费者赔偿120万元(新台币,下同),其中一家名牌食品公司仅需赔偿9元。虽然今年6月实施的新版“食品卫生法”加重了罚则,而“大统”公司也被罚了4000万元,但与之数十亿的不法获利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黑心食油”不仅横行台岛,更侵入香港、大陆。本港有关部门应抽查来自台湾的油品,并与台湾方面保持沟通,以获得第一手资讯,保障消费者的健康。而大陆则有商家向台湾“大统”公司求偿。根据两岸食品安全协议中“督促责任人妥善处理纠纷,并就确保受害人权益给予积极协助”的条文,台湾方面应向大陆求偿商家给予必要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