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黑心油只是导火索台湾食安问题引众怒

黑心油只是导火索台湾食安问题引众怒

发布:2016-10-17 15:03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从塑化剂、毒淀粉、铜绿叶素、混米、馊水油,到饲料工业用油混充食用油等诸多事件,在在显示台湾岛内的黑心食品风波越闹越大,台媒近日在对黑心厂家进行舆论批

  从塑化剂、毒淀粉、铜绿叶素、混米、馊水油,到饲料工业用油混充食用油等诸多事件,在在显示台湾岛内的黑心食品风波越闹越大,台媒近日在对黑心厂家进行舆论批判之后,也对台当局如何尽快平息食安风波、彻底解决问题、安定民心提出了建议。

  食安问题引众怒 黑心油只是导火索

  台湾《新生报》16日社论说:岛内大企业进口越南饲料油,再制转售到台湾消费市场,引发民众一片挞伐。近来三波劣质油品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然而,食品安全不只是企业良心与否的问题而已,食安事件掀起的舆论风暴,不仅仅只是食品检验的技术问题,同时更牵动着台湾敏感的政治神经。两岸关系的选择、贫富不均的恶化,在台湾民众最为日常切身的“吃”的问题上,找到了最简单、最直接的宣泄。只是,当敏感神经被挑起,一时之间对于黑心食品与企业的义愤填膺,或者每每要官员下台道歉,显然无法解决食品生产与安全更根本的制度问题。

  台湾《立报》15日社论说,惭愧的是,每一个民众都难逃有毒食品布下的天罗地网,基层的哀嚎充斥于耳,所谓的重惩业者,沦为不痛不痒的金钱游戏。

  为了管理食品安全,台当局设有GMP标准等标章,但业者为了取得标章,却大胆使用不明化学药剂,取得相关检验合格的认证,民众对标章的信赖,反而变成愚民标章。

  这种情境下,衍生“合格但不合法”的名词,能不说是一项讽刺吗?试问一般百姓,谁有能力自行检验食品合格与否,当信赖的标章被攻陷之后,自然是食品安全网的兵败如山倒。

  台湾美食形象受损 媒体忧心大陆市场

  台湾《旺报》16日社评指出,顶新在台湾引发的食安风暴,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后,已损害了台湾产品的整体形象,重创台湾美食产业。之前的“馊水油风波”后,厦门的台湾小吃亦受到影响,平日排长队的爆浆鸡排、猪排等特色台湾美食都生意冷清。

  民以食为天,屡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台当局必须深刻反思严肃处理,制定更完善的监督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台商更要关注这场风波的可能扩散效应,及早进行形象补救,避免留下深刻的负面印象。

  首先,台商在大陆经营的餐饮产业,规模相对台湾更为庞大,换言之,也更容易出现细节上的失误,酿成食安问题。在大陆运营的台湾食品及餐饮公司,应尽快盘查旗下产品的采购、生产及销售流程细节,避免在食安新闻热潮中,被官方或媒体爆出食安问题,否则极可能雪上加霜,遭到“灭顶之灾”。

  第二,盘查之后,应制定危机管理策略,应主动并尽速向消费者再保证、再承诺其产品的绝对安全,而不要只是被动地应对台当局的检查与媒体的查询。此外,可通过台商协会共同发表关于食品安全的承诺书,邀请民众和志愿者参与监督,以挽回消费者的信心。

  第三,大陆民众对健康议题与食品安全日益重视,过去餐饮企业往往更突出产品的营养和美味,现在需要与时俱进,无论在产品设计还是中长期的营销策略中,应将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大陆是台湾餐饮业的重要市场,8成连锁餐饮都在大陆市场淘金。如果食安风波蔓延,无疑将对台湾品牌造成严重损害。台商不要忽视舆论风波在大陆的蔓延,要进行及时的危机应对,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管理,打造出更加健康、安全的品牌形象。

  亡羊补牢犹未晚 制度建设是关键

  当然,任何事情都能牵扯到政党恶斗也是台湾社会一大特色。台联党五位台北市议员参选人日前以厨师造型,在“行政院”前“办桌”,并以行动剧“宴请行政院长”江宜桦。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发表评论指出,这种行为到底是关心台湾的食安,还是更关心自己的选举,不言可喻! 台湾接二连三发食品安全事件,除了少数不肖厂商之外,没有人乐见。只是在抗议及抵制之余,社会大众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够透过制度化的建构,让此等事情不再发生,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若是为了选举,动不动就以行动剧来讽剌执政当局,不但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反而更会让大众的监督失焦。

  在现代社会为了要满足愈来愈多人口的饮食需求,再加上专业分工的关系,食品往往会被添加合法化学添加物,甚至有时必须进行基因改造以增加产量,因此现在的食品安全的概念与过去已大不相同,所以在食品安全管理监督上也要与时俱进。食安事件不断,归根结底是肇因台湾食品安全管理未跟上时代。唯今之计就是尽快赶上,而不是任意想押人就押人。

  有道是“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别人做”,台湾要彻底解决食安问题,不是跑去演行动剧,而是设法敦促台当局与民间,合作建制出让不肖厂商增加不当生产之成本的办法,方能真正解决食安问题。行动剧对于解决食安问题没有有助益。

  《旺报》评论还指出,将补救措施做好,就能一定程度挽回对品牌的损害。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企业,在大陆也屡屡遭到严重的食安风波。2012年冬天爆发的速生鸡事件,将肯德基拖入前所未有的泥潭,2013年一季度销售下滑20﹪。今年7月,麦当劳的肉类供货商出现大量使用过期变质肉的现象,也遭到抵制。

  台湾《立报》也发表文章指出,在愤怒的网民发起全面抵制不良企业后,台当局“教育部”终于有积极动作,宣布会在年底前要求至少二分之一以上高中或大专院校办理食材登录,同时抽查80所高中10所大专院校是否有照办;这项动作虽然落后网络乡民,但至少已经启动相关机制。

  为打击不良企业,“行政院”决定设立常设“食品安全工作室”,以强化各部会的横向联系,只是外界对此的迭床架屋争议,恐仍有一段磨合的路要走。

  该文认为,食品安全已经回不到过去,只有重新建立制度,把过去埋葬掉,让新标章与管理办法出头,此时不妨给“食品安全工作室”一个机会,让台当局对未来有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