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香肠、凉皮、皮冻,竟来自臭气熏天、苍蝇遍布的黑窝点;工业明胶、工业大粒盐化身“佐料”。辽宁营口警方近日破获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查获6000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端掉7个黑加工点,背后却是是价值近亿元的工业明胶流向全国8省数百个市县(区)镇。“黑心食品”带来连串追问:有毒有害食品“畅销”市场3年为何无人察觉,“强打”之下食品犯罪为何“冒头”不断?(7月26日 人民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种类需求越来越多,也带来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如“毒豆芽”、“毒奶粉”、“地沟油”、“假鸡蛋”等等,乱象丛生、防不胜防,难怪人们会谈“食”色变。曾有网友调侃“食”面埋伏—“从早餐开始到晚餐结束,吃了一肚子有毒食品睡觉,辐射算什么?”虽是调侃,但是人们意识到黑心食品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刺激着人们脆弱的心灵,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已经变得不安全。
为何这些“黑心食品”会畅销市场多年屡禁不止,反而变本加厉?笔者认为,除了不法分子道德观念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淡薄,为了牟取暴利,不惜冒险以人们生命健康为代价;其次群众缺少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意识,尤其在农村,人们乐于低价格而不注重食品的内在质量,甚至不清楚食品的进货渠道、生产日期、产品是否合格……即使发现问题不知如何维权,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发展空间。
最主要是政府多头监管存漏洞,这些“黑心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再进入人们口中,这些环节涉及多个监管部门,任何部门稍有松懈便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反之只要抓住一个环节,就能防止食入人口。一方面是监管不到位,责任意识差,使之成漏网之鱼;另一方面窝点隐蔽,不易查到,监管有难度。还有一些县区食品监管部门技术手段落后,检测资金有限,无法适应严峻的监管形势。再有就是对不法分子的处罚力度不够,没起到震慑作用。这些原因致使黑心食品如牛皮癣似的顽固多现,挥之不去。
迫于形势严峻,政府多个部门亟需发挥监管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勤排查、多走访,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各部门协同作战,将“黑心食品”扼杀在萌芽状态;加大刑罚成本,不仅是加大罚金的数目,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加大判刑,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为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提供经费补贴,调动积极性,发挥日常排查作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起到监督作用,发现不法行为及时举报。
2016年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坚决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多方发力,共同拯救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