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工业明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警钟

工业明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警钟

发布:2016-07-28 11:53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工业明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警钟

  餐桌上的香肠、凉皮、皮冻,竟来自臭气熏天、苍蝇遍布的黑窝点;工业明胶、工业大粒盐化身“佐料”。辽宁营口警方近日破获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查获6000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端掉7个黑加工点。(7月26日人民网)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谓是屡禁不止、频繁上演,从“苏丹红”鸡蛋,到“注水猪肉”,再到现在的工业明胶变身食品作料,百姓的餐桌上从来不缺这些黑心的食品。国家“强打”不断,可打击之下黑心食品为何还是“冒头”不断?

  原因之一是多头监管漏洞大,事前防患缺位。有些监管人员觉得一个小黑窝点掀不起什么浪,暂时不管不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等严打再打击也来得及。这种多部门“不约而同“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使得”黑窝点“肆虐横流。

  刑罚成本过低也是一大重要原因。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是因为其违法成本和获取暴利之间不成正比。用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注入食品中,成本就被大幅度降低。万一被监管部门查处,罚款即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判刑,刑期也短。加之食药监没有搜查权,使得“黑窝点”毫不惧怕、任性妄为。

  多起事件发生,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为什么总是在事发之后才曝光、打击?为什么就不能做到事前防患呢?事后灭火远远不如事前防患,保卫百姓的“舌尖安全”,监管就必须前置。食药监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案件的惩处力度,食品安全监管的态度要做到既硬又严。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暴露的更深层问题,是现行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过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较低,就直接导致国民排斥中国制造,从而纷纷加入海淘的大军中去抢购国外奶粉等食品。当今全球市场、资源的竞争,早已不是简单地生产成本竞争,而是质量、技术创新的竞争。从这一层面来说,食品标准就成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加速升级“中国标准”,才能真正的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市场竞争力。强化食品安全检测、监督必须让标准先行,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安全标准,让企业在标准红线内经营,让“黑窝点”无处遁形。

  工业明胶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中榜上有名,存在致癌性的工业明胶变身为食品作料,就是置百姓的生命安全于不顾。无良商家赚的是黑心的钱,伤的是百姓的心,砸的是中国的国际招牌。加大力度打击食品安全问题,切实守卫好百姓的“舌尖安全”,将食品安全的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