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疫苗事件引起了谁的恐慌?

疫苗事件引起了谁的恐慌?

发布:2016-03-28 10:22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疫苗事件引起了谁的恐慌? 当个体在匿名性极强的互联网空间中聚集后,每个个体都已激情支撑着自己的观点,从而造成个人理性思考能力的降低。特别是在这个关于生

[摘要]当个体在匿名性极强的互联网空间中聚集后,每个个体都已激情支撑着自己的观点,从而造成个人理性思考能力的降低。特别是在这个关于生命的话题面前,人们更容易产生情绪化表达。

疫苗之殇触动了谁的神经?

这些日子,如果你跟我说你还不知道 “疫苗”,那我只能在心里默念一句“不食人间烟火”啊!“假疫苗”,“毒疫苗”,“非法疫苗”,“疫苗之殇”...这场“疫苗”风暴已然席卷大半个中国,占据各大新闻版面。

3月18日,澎湃新闻发微称“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涵”。以此为起点,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随后都发出相关微博。瞬间,“疫苗”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机推送,必有“疫苗”;朋友圈必被“疫苗”刷屏;茶余饭后的话题也必有“疫苗”。愤怒,焦虑,谩骂一时间涌进这个看似平静的生活世界。

疫苗事件引起了谁的恐慌?

然而,一篇名为《疫苗之殇》的旧文和一篇名为《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新文,将原本观念一致的网民,分成了观点不同的派系,也将原先的焦点给转移了。“疫苗”事件之初,人们更关心的是对罪犯的讨伐和对政府监管不力的指责,可随着“殇文”的出现,人们的视线似乎已经转移到对新闻媒体和谣言的思考,甚至是对民众非理性的批判。

但不论如何,持续发酵的“疫苗”事件,还是深深地触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

个体的神经——安全感缺失的我们

疫苗事件引起了谁的恐慌?

“疫苗”作为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本身是一项降低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利民举措。而且,从中国目前的疫苗生产技术来看,可以得到一个常识性结论:以成熟工艺正规生产的疫苗,没有高风险,属于级低风险的生物制品。而正是这种低风险的生物制品,却在这起案件发生后引起了全民的惶恐。“我们怎么还能相信疫苗?”“为了自己的安全,宁愿不打疫苗”“出了这样的问题疫苗以后还怎么敢疫苗接种了”类似的言论在网络平台上处处可见。

这次事件的核心虽然是“疫苗”,但对“疫苗”的恐惧折射出的恰是人们对这个社会的不信任与担忧。就像卢曼所说的,熟悉让彼此信任,从而给彼此带来安全感,同时也简化了社会的复杂性。但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信任,却在一次次的公共事件中被瓦解呢?

现代社会的信任是一种系统信任。卢曼认为,这种信任是通过连续的,肯定的使用货币的经验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的。虽然这不需要特别的保证,但需要通过持续性的反馈来建立信任关系。因此,一方面它容易学会,但另一方面也更能控制。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用货币换来的一次次消极反馈。

人们未曾想过食品安全问题,但一次次曝光的黑心作坊让人不禁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也不曾怀疑过品牌奶粉的质量问题,但三鹿奶粉给我们一记重拳;人们更不愿意担忧这类公共卫生用品,但这次的“非法疫苗”事件,再次给人敲响了警钟。这一系列事件,都在刷新人们的认知,而对社会的信任程度也在这些事件中被一次次侵蚀。

从伪劣的日用品,到直接食用的三鹿奶粉,再到这次的非法疫苗,人们害怕的不仅仅是“疫苗”本身给宝宝和自己带来的伤害,更恐惧的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将来可能出现的隐患。与其说是“非法疫苗”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倒不如说是,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的低安全感,刺痛了个体的神经。

媒体的神经——炒作还是事实

想必看过韩剧《匹诺曹》的人,都曾被媒体人用话筒“杀人”所震撼。的确,媒体作为社会之眼,帮助人们了解事件的真像,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在自媒体井喷式出现以及传统媒体人愈发注重盈利的今天,媒体人还能做到客观真实的还原事件像吗?在这次的“疫苗”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媒体人灵敏的职业嗅觉时,也看到了他们在传播机制中的另一面。

疫苗事件引起了谁的恐慌?

“假疫苗”,“毒疫苗”,“致人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词语,都是本次事件中,媒体强调的关键词,但在但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这些醒目的大字,正是造成本次恐慌的罪魁祸首。郭帆博士看来,“假疫苗”≠“毒疫苗” ≠“非法疫苗” ≠“致人死亡”,但在媒体眼中,这批未冷藏储运,临近保质期的“非法疫苗”被贴上了“毒疫苗”的标签。实际上,这批疫苗的确存在着一些偶合性质的致死情况,比如不幸注射了这批狂犬病疫苗,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批“非法疫苗”只会导致“失效”。

在成功吸引群众目光后,《疫苗之殇》这篇旧闻,以煽情的图片将与疫苗相关的旧闻嫁接到本次事件中,又再一次的强化了人们心中的恐惧。实际上,人们在社会认知中,往往会对那些具体的,生动的,独一无二的事情产生印象,而《疫苗之殇》的“成功”之处便在于以图文结合的个案叙述,给民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并且激发起民众的同理性,特别是那些为人父母的人们。这也是为什么网民喜欢用“你没生过孩子,不能理解这种心情”作为驳斥和菜头的理由。

当然,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微博和朋友圈也给这次疫苗事件的传播给予了极大地支持。大V们以自己的影响力,迅速传播着尚未完全正式的消息,甚至加上情感化的阐释,使得民众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勒庞所描绘“乌合之众”。当个体在匿名性极强的互联网空间中聚集后,每个个体都已激情支撑着自己的观点,从而造成个人理性思考能力的降低。特别是在这个关于生命的话题面前,人们更容易产生情绪化表达。

作为媒体人,我们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还是致力于事件真相的挖掘?对于“非法疫苗”的报道,也深深的触动着每个媒体人的神经。

政府的神经——政府监管何在?

个体对“非法疫苗”的恐惧,不仅来自媒体的舆论宣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对政府角色缺失的失望。市值5.7亿的“非法疫苗”竟能够顺利流通到十八个省,人们难免会问“政府早干什么去了?”的确,这件事情充分暴露了当前政府在疫苗监管上的不力,同时也暴露出政府在应对类似危机时的改进之处。正如孙立平教授所指的“牵出效应”一样,在看似风平浪静的社会表层,此次“非法疫苗“事件牵出了一些列不曾被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疫苗事件引起了谁的恐慌?

这批疫苗是从哪里来的?政府是如何监管疫苗的生产制造的?疫苗的生产链环节是否还存在问题?公共卫生领域是否还有类似问题?想必这一系列问题都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被一一揭露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