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食品 > > 还有多少“下脚料”式的“合格食品”

还有多少“下脚料”式的“合格食品”

发布:2021-03-22 19:01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还有多少“下脚料”式的“合格食品”

  民以食为天,在经历了诸多“毒××”的“洗礼”后,我们更加关注购买的食品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检验,小心翼翼地关注其是不是“合格食品”。可是,当我们拜读了下面这条新闻,恐怕你对那些言之凿凿的“合格食品”都得提心吊胆了。

  据5月3日《京华时报》报道,4月底,长沙市工商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一个肮脏恶臭、无证无照的猪油作坊时,发现这里在用廉价收购的生猪屠宰“下脚料”炼猪油,时间已达3年多。更令人惊奇的是,权威部门出示的检验报告显示,在这种地方生产的“下脚料猪油”竟然是“合格食品”。

  尽管一位街道办干部说:“见过那个场面,一辈子都不想再吃猪油!”尽管有卫生专家指出:“这种东西应该炼工业油脂。做食用油,恶心啊!”可是,这些用廉价收购的生猪屠宰“下脚料”炼成的猪油,在经历了权威部门最严格的“全检”后,一路过关斩将,过了“理化关”、“水分关”、“重金属关”甚至“微生物关”——或许,连那些无证无照的作坊老板都会惊诧于自己产品的质量水准吧,早知道质量如此“过硬”,何必偷偷摸摸地生产啊!

  这就意味着,再怎么肮脏恶臭,再怎么恶心,再怎么“四处飘荡着腥臭味,成群的苍蝇嗡嗡乱飞”,这些食品却是硬碰硬、实打实的“合格食品”,它照样能畅销于市场,走进千家万户!民以食为天,这是一种怎样的讽刺和嘲笑!有关部门貌似严格、精良的检测设备,竟然不及人们的肉眼,不及人们的感官,雷人之极!荒诞之极!以至于一位参与查办此案的专家无奈地说:“检测标准太低,覆盖面太窄,太没有技术含量!”我国很多食品卫生的标准还是上世纪“食品短缺”时代制定的,很多标准没有与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相衔接。此外,与“黑心食品”制造技术不断“升级”相比,执法检验手段也明显落后。

  此情此景,我们似曾相识。著名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而在此之前,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的管理连个“临时限量值”也没有。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三聚氰胺鸡蛋又“滚滚而来”,让人震惊的是,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三聚氰胺依旧未被列入鸡蛋常规检测范围。

  唉!究竟是我们太小瞧了一些厂商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是我们的监管手段、技术永远是“马后炮”,永远在“亡羊补牢”?黑作坊生产“下脚料猪油”时间长达3年之久,本就凸显了令人费解的监管之殇,很多食品检测的标准没有与时俱进,更令迟到的监管苍白无力甚至是手足无措!“下脚料猪油”竟是“合格食品”令我们忧心忡忡:还有多少“下脚料”式的“合格食品”在市场上畅通无阻,进而被摆上我们的餐桌?